2011年第四届全省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
综合知识笔试试题
题型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2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在某伤害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控方证据有疑问,遂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核实证据时,合议庭不得实施下列哪一种诉讼活动?( ) A.勘验 B.检查 C.搜查
D.扣押
2、马某涉嫌盗窃罪,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时,马某的母亲也到该院递交自诉状,对马某长期虐待自己的行为提起自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应当先审理盗窃案件 B.应当先审理虐待案件
C.应当一并审理这两个案件 D.可以一并审理这两个案件
3、在杨某被控故意杀人案的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死者女儿高某(小学生,9岁)的证言。高某证称,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刀杀害其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因高某年幼,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B.因高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其证言可以作为证据出示 C.高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D.高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其证言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4、辩护律师乙在办理甲涉嫌抢夺一案中,了解到甲实施抢夺时携带凶器,但办案机关并未掌握这一事实。对于该事实,乙应当如何处理?( ) A.应当告知公安机关 B.应当告知检察机关 C.应当告知人民法院 D.应当为被告人保守秘密
5、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该如何处理?( ) A.应当同意
B.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C.可以同意延期审理,但限制延期审理的次数只能一次 D.不应当同意
6、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 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 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
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
7、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后高某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当,量刑过轻,高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6年。市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处理?( )
A.将抢夺罪改判为抢劫罪,将原判刑期改为6年 B.在维持原判罪名的情况下将原判刑期改为6年 C.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将罪名改为抢劫罪 D.维持原判
8、乙市M区人民法院对孙某盗窃罪和抢劫罪作出判决后,人民检察院不抗诉,但孙某不服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不当。一审对孙某盗窃罪和抢劫罪分别判处2年和9年有期徒刑,决定执行的刑期为10年,而两罪准确量刑应分别为5年和7年。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
A.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在7年以上12年以下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为10年 C.维持一审判决
D.维持一审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将一审判处的9年有期徒刑改为7年,并在7年以上9年以下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
9、被告人郑某在法庭审判期间死亡,同时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已能够确认郑某无罪。对此案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处理决定?( ) A.以判决宣告无罪 B.以裁定终止审理 C.以决定终止审理 D.撤销案件
10.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抗税罪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行为,所以抗税罪是作为犯
B.在押罪犯张某因为表现好,春节期间获准回家三天,之后无故不返回关押场所,半年后被抓获。张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的脱逃罪
C.父子二人骑车出行,儿子出车祸重伤,但该父亲一直怀疑该孩子非自己亲生,故没有救助该孩子致孩子死亡,后鉴定果然不是亲生儿子。该父亲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行为人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里,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行为人能够及时消除危险,但想通过造成火灾陷害仓库保管员,故意不消除危险,导致火灾发生。该行为应认定为失火罪与不作为的放火罪,属于牵连犯
11、甲某和乙某商量好深夜到张家行窃,当晚甲某按计划在张某家院子门口把守,乙某进到张家行窃,将3000元现金装入衣服袋子中,后乙被醒来的张某发现,乙某夺路而逃,逃到院门口见张某仍紧追即掏出刀阻拦,甲某见状和乙一道威胁张某说:“若再追就杀了你。”两人后逃走。后乙某对甲某说:“被发现了,什么都没偷着。”甲某信以为真。甲某、乙某的行为:( )
A.成立盗窃罪既遂 B.成立抢劫罪既遂
C.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乙成立抢劫罪既遂 D.甲成立抢劫罪未遂,乙成立抢劫罪既遂
12、甲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甲某2000年1月1日被羁押,判决自2000年7月1日生效,某甲的政治权利应当在什么时间被剥夺?( )
A.2000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 B.2000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C.2000年7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 D.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
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