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及推广案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30: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资深记者、编辑成立“会徽诞生记”写作小组。在“非典”时期,小组的采访活动仍照常进行。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素材的积累,“会徽诞生记”文本的结构脉络和内容重点逐步成型。为创作材料充分,写作质量上乘的通讯奠定基础。

? 针对境外媒体专门设计全球性的网络发布--“Pressevent.com/Beijing2008”。该网站提供了一份综合新闻夹,其中包括20多份有关北京奥运会进展情况、准备的发言、相关人员简历等资料。并且进行一次多媒体互动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通过数码摄像信息发出了邀请。

?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发布之前几日播放预告性片花,提醒公众关注。

2、 发布前两周安排9次新闻发布和新闻访谈活动,激发报道热情,引起公众的期盼

7月30日下午,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专访,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会徽的特色及整个评比过程;7月31日,召开了驻京境外媒体记者新闻发布会、介绍会。

徽发布仪式,并安排发布仪式总导演张艺谋接受首都主要媒体采访;8月1日,首都各媒体在显著位置发布了《奥运会徽周日亮相》的预告性消息和会徽纪念品将于4日在北京几大商场限量销售的消息。

同时,为进一步吸引各界观看8月3日晚的发布仪式,8月2日晚,特地向北京青年报提供了有关新闻素材,第二天北京青年报以《天坛2008把椅子静候2008位嘉宾》为题进行了渐进式报道;考虑北京晚报3日下午出版的这一特殊时间,2日下午特别安排新闻宣传部负责人接受北京晚报的独家专访,提前披露发布仪式的一些内容,提示公众关注当晚的电视直播。

有关会徽信息的层层披露,不断对会徽的新闻宣传进行预热加温,使全世界的媒介焦点由泛而专、由大至小,最后全部集中在了中国北京天坛祈年殿前的会徽发布现场。

协调IOC果断、完善地处理了国外某网站对会徽图样的恶意猜测性泄露和负面报道。

现场发布(08/03/2003)

发布仪式地点选定在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天坛祈年殿,为会徽发布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东方文明的背景和平台。

会徽从世纪坛经长安街运送到天坛,由邓亚萍、成龙护送会徽入场。期间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展示了现代化北京的风采,为发布活动做了精彩的铺垫。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为会徽揭幕,活动提升到了国家庆典的水平。

播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电视致辞和张艺谋执导的宣传片。

诠释会徽元素和理念的文艺表演。

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对发布仪式进行现场交互式直播,奥组委官方网站网上直播。

仪式后,现场举行简短新闻发布会,邀请会徽设计者。评审相关人员会见媒体。

现场境外媒体服务要点

? 境外记者管理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调动境外媒介资源。

将境外摄影摄像记者安排在西区,使他们可以在发布仪式开始前到奥林匹克星光大道北端混合区采访入场嘉宾。CNN、路透社、美联社、美联环球电视台、法国SIPA图片社、欧洲图片社等多家境外重点媒体都在混合区获得了极有价值的采访和拍摄机会。CNN有关会徽报道中就使用了在混合区采访成龙和国际评委布莱德·科普兰德的镜头。事实证明,此安排为境外记者提供了更多报道素材,扩大了报道效果。

? 选派2名境外媒体摄影代表近距离拍摄揭幕过程,保证了境外记者的发稿质量。

在现场采访名额、采访场地有限的情况下,选派采访代表进行拍摄和采访并将采访到的新闻素材让大家共享的方式,是国际上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的惯例。经过多方努力,保证了美联社和路透社两位摄像记者作为境外媒体代表与中央时政记者一起近距离拍摄会徽揭幕。确保境外媒体得到高质量的会徽揭幕新闻素材。

? 为摄影记者特别架设2条ISDN电话线,摄影记者可以通过电话线即时传送图片。

美联社摄影记者克利戈·贝克作为境外摄影记者代表近距离拍摄到了珍贵的会徽揭幕图片,之后在现场立即通过ISDN线路传送图片,第一时间将照片传送到了美联社图片库网站,提供给全球媒体。 后续宣传

? 安排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套频道在黄金时间、重点栏目于会徽发布的当晚和之后的一周全面推出采访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和会徽设计者、会徽评委等有关会徽的专访、专题节目。

? 组织平面媒体和电台进行后续新闻报道和专访,深度挖掘会徽诞生的故事。

? 首届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在世纪坛举行会徽展,推出会徽专题论坛,加深公众对会徽的了解。

? 在青岛、沈阳、天津、上海等奥运会协办城市举办会徽巡展,继续扩大会徽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 借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公开宣传会徽,推广会徽。

? 严密监控媒体,针对一些不属实报道(如专利注册问题)及时展开纠正性报道。

效果综述

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圆满成功,隆重、典雅、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徽发布仪式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北京市主要领导、国际奥委会、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会徽发布仪式活动打破了传统晚会概念,并非一个单纯的文艺演出或会议,而是实现了现代表演艺术和庄重的发布仪式的完美结合,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隆重的仪式感,对会徽含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国际奥委会官员在发布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称,北京奥运的会徽发布是奥运会百年历史上最出色的会徽发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夜之间深入人心。

成功的发布活动在客观上促成了宣传的成功,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北京奥组委的国际声誉,增强了全球媒体和公众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的信心和支持。 媒介的热烈反响是会徽发布活动取得空前效果最好注脚。活动当晚的电视和网络直播,使北京奥运会会徽的美丽形象,在揭开神秘面纱的激情时刻凌空出世,迅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第二天,国内主流报纸和部分境外报纸刊登的大量报道,不仅将会徽的诞生过程公诸于世,亦通过高水平的专业阐释,将会徽深邃的含义一层一层地向受众进行了解析,使新公布的会徽内涵迅速被社会所接纳。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当天,来自中央、市属和其它国内主流媒体的近150名记者和来自35个驻京境外新闻机构的100多名记者出席了会徽发布仪式,对活动进行报道。

? 8月3日至4日,国内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日报(英文)、工商时报和中国体育报等,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消息并配发了图片,先后刊发报道28篇、图片29张;

? 国家通讯社新华社8月3日、4日两日,发稿24篇,全国数百家报纸予以转发,其中的长篇通讯《舞动的北京》创新华社近几年通讯类转载率新高(193家)。新华网仅8月3日当晚,就发出流动播报23条;

? 市属报纸日报、晚报、北青、晨报和信报8月3日至8日共刊发报道56条、图片93幅、专版9块,其中,头版头条报道3个;

? 香港文汇、大公两报8月4日一天刊发报道14篇、图片28幅,大公报在《北京奥运专刊》中还制作了平面大众媒体中最大的对开版专版,刊出了平面大众媒体中最大幅面的会徽图片;

? 境外媒体报道充分、全面,且基本上为正面或中性报道。

根据独立第三方专业媒体评估机构MediaEdge:cia的报告,发布仪式后的头三天实现的报道量分别是:

? 8月3日,发布当天,被超过150家国际媒体争相报道,其媒体发行量总和为270,076,351;

? 8月4日,被超过140家的国际媒体报道,实现了3,068,030,916的媒体印象;

? 8月5日,被超过160家的国际媒体报道,实现了11,493,766人次媒体印象;

? 截止到8月10日,共实现了37亿人次的媒体印象;

? 全球共产生了635篇次的平面和电视报道,《金融时报》、《南华早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等全球主流媒体利用头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正面详尽的报道;

? 全球各大主要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预留的充分黄金时段反复播放现场发布的壮观场景; 宣传覆盖了5个大洲的主要国家。据第三方的媒体监测显示,跟踪到媒体报道的国家为25,但实际媒体覆盖面远远超过这些国家范围。因为总部设在一个国家的媒体能覆盖多个国家,例如,英国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欧洲版覆盖全欧州的44个国家和地区;CNN亚洲频道覆盖则覆盖了更多亚洲国家;而很多网络媒体则更是覆盖全球。

会徽的成功推出,同时也为之后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仪式第二天推出的包括衣、帽、纪念邮票、纪念邮品、纪念章、纪念币在内的会徽纪念品热销京城;市场开发计划尚未启动,国内外企业纷纷致电询问市场开发情况。

搜索更多关于: 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及推广案例 的文档
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及推广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hieb5tjnp5gf8x599ez10e609m87w01bd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