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政》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 总学时:51 学分:3
理论学时:45 实验或讨论学时:6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大纲执笔人:赵怀娟 大纲编写时间:2008年8月 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 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社会行政》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西方国家在不断反思社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宏观社会工作方法,它以社会工作组织为对象,探讨如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提供社会服务,也探求社会工作机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它是与个案、小组、社区同等重要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一门主要课程。该课程将向学生提供有关社会工作机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因而可以在学习过《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等课程以后开设。开课期间,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查找有关资料,以便深化所学知识。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般不要求学生深究相关理论,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技能。
(3)要求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能够从专业角度关注社会民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学,熟悉相关社会政策,了解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行政的产生与动态发展,社会行政的过程与特点,社会行政在中国当前的实践体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难点:社会行政组织的发展与类型、社会行政组织的管理活动。
1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章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教 学 内 容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社会行政组织 社会行政领导 社会行政决策与执行 社会行政组织的筹款与财务管理 社会行政监督与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行政改革 教学 时数 6 9 5 6 5 6 9 5 51 教学方式 或手段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多媒体) 讲授 课 后 作 业 思 考 题 √ √ √ √ √ √ √ √ 练 习 题 √ 合 计 三、正文
第一章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行政的产生,理解其内涵、特点,掌握社会行政的内容与功能,了解社会行政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
社会行政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节 社会行政概述
一、社会行政的产生
二、社会行政的内涵与构成 三、社会行政的特点
四、社会行政与工商行政、公共行政的比较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功能与内容
一、社会行政的基本功能与社会功能 二、社会行政的内容
2
三、社会行政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学习社会行政的目的和意义
一、20世纪后叶以来社会行政的发展 二、中国当前的现状描述
三、学习社会行政的目的与意义 【思考题】
1、简述社会行政产生的过程和促进因素。 2、简答社会行政的构成要件。
3、试与公共行政、工商行政相比较,理解社会行政的特点。 4、试用具体事例阐述社会行政的功能。 5、了解社会行政的一般内容。
第二章 社会行政组织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组织理论,明确社会行政组织的内涵、特点,掌握第三部门的内涵、作用、与政府的关系、当前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类型与存在问题。 【重点难点】
第三部门的内涵、作用,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当前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社会行政组织概述
一、社会行政组织的含义
二、社会行政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社会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
第二节 社会行政组织的静态结构
一、社会行政组织的目标 二、社会行政组织的权力运作 三、社会行政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 动态的社会行政组织
一、社会行政组织的气候 二、社会行政组织的环境
第四节 第三部门
一、第三部门的内涵 二、第三部门的产生发展
3
三、第三部门的功能
四、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
五、当前中国第三部门现状分析与研究状况 【思考题】
1、与一般社会组织相比较理解社会行政组织的特点。 2、如何设置社会行政组织? 3、简答社会行政组织的结构。
4、简述社会行政组织所处的环境。
5、第三部门的产生、发展、功能、评价。
第三章 社会行政领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领导相关理论,掌握社会行政领导的特点与素质要求,明确领导者的产生、职责与艺术。了解领导模式理论,并用之分析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对领导者的要求。 【重点难点】
社会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领导工作的艺术化特点、领导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第一节 社会行政领导概述
一、社会行政领导的含义 二、社会行政领导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行政领导的特点 四、社会行政领导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行政领导者
一、社会行政领导者的产生 二、社会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三、社会行政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四、社会行政领导者的失败
第三节 社会行政领导方式
一、社会行政领导的类型
二、社会行政领导模式相关理论介绍 三、权变理论与社会工作机构主管的选择 【思考题】
1、社会行政领导的含义及构成。
4
2、简述社会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3、结合有关事例理解领导艺术。 4、简述社会行政领导的职责。 5、了解国外有关领导模式理论。
第四章 社会行政决策与执行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行政决策的构成与一般过程,掌握决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并能够围绕特定项目制定计划。了解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社会行政决策的过程。决策与计划的方法。
第一节 社会行政决策概述
一、社会行政决策的含义 二、社会行政决策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行政决策的理论基础 四、社会行政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社会行政决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一、评估需要 二、制定目标 三、选定方案 四、修正方案
第三节 从决策到计划
一、社会行政计划的重要性 二、制定社会行政计划的过程 三、制定社会行政计划的方法
第四节 社会行政执行
一、何谓社会行政执行
二、影响社会行政执行的因素
三、社会行政执行中的指挥与控制 四、社会行政执行中的沟通 五、社会行政执行中的协调 【思考题】
1、简答社会行政决策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