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一、填空题
1.质体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分为__叶绿体____、__有色体______、__白色体______。
2.白色体与积累贮藏物质有关,包括___造粉体_____、___蛋白质体_____、___造油体_____。 3.淀粉粒在形态上有__单粒淀粉______、___复粒淀粉_____、__半复粒淀粉______三种类型。 4.直链淀粉遇碘液显__蓝色______;支链淀粉遇碘液显__紫红色______ 。一般植物同时含有两种淀粉。加人碘液显__蓝色或者紫色______。
5.菊糖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__紫红色______,并很快____溶解____ 。 6.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试液显__橘红色,红色或者紫红色______;加紫草试液显___紫红色_____。
7.晶体常见的有两种类型:_草酸钙晶体_______、__碳酸钙晶体______。
8.常见的草酸钙结晶形状有__单晶______、__针晶______、__簇晶______、___砂晶_____、___柱晶_____等。
9.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为 __细胞壁______、___液泡_____、____质体____ 10.在光学显微镜下,相邻两细胞所共的细胞壁分为_胞间层_______、_初生壁_______ 和__次生壁______三层。
11.细胞壁中的主要物质为__纤维素______和___果胶_____。
12.纹孔对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常见的有__单纹孔______、__具缘纹孔______和 _半具缘纹孔_______ 三种类型。
13.细胞壁由于环境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常有特化现象,常见的有:_木质化_______、___木栓化_____、__角质化______、__粘液质化______、____矿质化____ 等。
14.木质化细胞壁加人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显__红色或者紫红色______;木栓化细胞壁加人苏丹Ⅲ试剂显__橘红色或者红色______;粘液化细胞壁加入玫红酸钠乙醇溶液可染成_玫瑰红色_______;加人钌红试液可染成__红色______ 二、选择题 (一) A型题
1.能积累淀粉而形成淀粉粒的是( A )
A.白色体 B.叶绿体 C.有色体 D.溶酶体 E.细胞核 2.观察菊糖,应将材料浸入( A)中再作成切片。
A乙醇 B.水合氯醛 C.甘油 D.乙醚 E.稀盐酸 3.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 E )
A.根中 B.茎中 C.叶中 D.果实中 E.种子中 4.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液称( D)
A.原生质 B.细胞质 C.细胞浆 D.细胞液 E.原生质体 5.草酸钙结晶一般以不同的形状分布在(C )
A.细胞核中 B.质体中 C.细胞液中 D.细胞质中 E.线粒体中 6.碳酸钙结晶多存在于植物叶表层细胞的( C )
A.细胞核上 B.质体上 C.细胞壁上 D.细胞质中 E.胞间隙中 7.加入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显红色反应的是( B )
A.纤维素细胞壁 B.木质化细胞壁 C.角质化细胞壁
D.矿质化细胞壁 E.粘液化细胞壁 8.穿过细胞壁上微细孔隙的原生质丝称( D )
A.细胞质丝 B.染色丝 C.大纤丝 D.胞间连丝 E.微纤丝 (二)x型题
9.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 CDE )
A.控制细胞的遗传 B.细胞内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 E.控制质体和线粒体中主要酶的形成 10.叶绿体可存在于植物的( AB )
A花萼中 B.叶中 C.幼茎中 D.根中 E.幼果中 11.草酸钙结晶的鉴定方法有( ACD )
A.不溶于稀醋酸 B.溶于稀盐酸而有气泡产生 C.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 D.溶于10%~20%的硫酸 E.溶于稀醋酸
12.属于细胞后含物的有( ABCE )
A.淀粉 B.蛋白质 C.结晶 D.植物激素 E.菊糖 13.贮藏蛋白质可存在于细胞的( BCDE )
A.细胞壁中 B.细胞核中 C.质体中 D.液泡中 E.细胞质中 14.组成细胞初生壁的物质有( ACD)
A.果胶质 B.木质 C.纤维素 D.半纤维素 E.木栓质 15.具有次生壁的细胞有( BD )
A.薄壁细胞 B.石细胞 C.纤维细胞 D.厚角细胞 E.导管细胞 16.加入苏丹Ⅲ试剂显橘红色或红色反应的是( AE ) A.角质化细胞壁 B.木质化细胞壁 C.纤维素细胞壁 D.矿质化细胞壁 E.木栓化细胞壁 三、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儿进行。
2.质体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3.后含物 :一般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4.纹孔 : 在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的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呈凹陷孔纹状的结构,称为孔纹
5.胞间连丝: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从纹孔穿过纹孔膜或初生壁上的微细孔隙,连接相邻细胞,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四、是非题
1.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其中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以上脐点,每个脐点分别有各自的层纹围绕。( 否 )
2.淀粉粒只分布于种子的胚乳和子叶中。( 否 )
3.观察菊糖时,可将具有菊糖的药材浸入水中.1周后作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球状、半球状或扇状的菊糖结晶。( 否 )
4.在半夏和黄精、玉竹的根状茎中多存在草酸钙针晶。( 否 )
5.液泡、叶绿体、质体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 否 )
6.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未增厚的部分呈凹陷的孔状结构,称纹孔。纹孔处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否 ) 7.木栓化 五、问答题
1. 什么是模式植物细胞?一个模式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将各种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
这个细胞称为模式结构细胞。 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细胞壁构成 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
3. 叶绿体与有色体各自所含的色素是什么?与植物的颜色有何关系?
答: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四种,叶绿素甲叶绿素乙,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体中叶绿素为多所以遮盖了其他色素,呈绿色,又因为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子中,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绿色。
有色体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使植物呈黄色橙红色或者橙色。主要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
4. 什么是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哪几种? 后含物 一般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植物细胞中有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5. 淀粉粒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如何检识淀粉粒? 答:淀粉粒分为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和半复粒淀粉
6. 常见的晶体有哪些?怎样区别草酸钙晶体与碳酸钙晶体? 答:草酸钙晶体和碳酸钙晶体。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稀醋酸,加稀盐酸溶解而不产生气泡。碳酸钙加稀醋酸或者稀盐酸溶解同时产生气泡。
7. 11. 细胞壁分为哪几层?各层的主要组成物质是什么? 答:胞间层:果胶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物质,木质素,角质 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8. 什么叫纹孔和纹孔对?常见的纹孔对有哪几种类型?
答:纹孔 : 在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的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呈凹陷孔纹状的结构,称为孔纹
孔纹对:相邻两细胞的孔纹常在相同部位成对出现称为孔纹对。 孔纹对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 9. 何谓胞间连丝?它有何作用?
答:胞间连丝: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从纹孔穿过纹孔膜或初生壁上的微细孔隙,连接相邻细胞,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作用:使植物体的各个细胞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细胞间物质和刺激的传递。 10. 细胞壁的特化常见的有哪几种类型?如何检识?
答:木质化:加入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呈红色或者紫红色;加氯化碘锌显黄色或者棕色。 木栓化:加苏丹三试剂显橘红色或者红色,与苛性钾加热,木栓质溶解成黄色油滴状。 角质化:加苏丹Ⅲ试剂显橘红色或者红色,与碱液加热能较持久保持 黏液质化:加玫红酸钠乙醇溶液可染成玫瑰红色,加钌红试剂可染成红色 矿质化:不溶于硫酸或醋酸
第二章 植物组织
一、填空题
1.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通常将植物组织分为____分生组织_____、____薄壁组织_____、___保护组织______、____机械组织_____、___输导组织______、_____分泌组织____。 2.分生组织根据性质、来源分为__原分生组织_______、____初分生组织_____、____次分生组织_____。
3.根据在植物体内所处位置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____顶端分生组织_____、__侧生分生组织_______和____居间分生组织_____。
4.顶端分生组织位于___根、茎最顶端的分生组织______,就其发生来说,属于__根、茎的顶端的生长锥_______。
5.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_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________的根和茎内,包括__形成层_______和___木栓形成层______。
6.根据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薄壁组织通常分为_基本薄壁组织________、_____同化薄壁组织____、_____贮藏薄壁组织____、___吸收薄壁组织______ 这几类。 7.根据来源和结构的不同,保护组织分为____表皮_____和___周皮______。 8.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呈____半月_____形。
9.双子叶植物常见的气孔轴式有___平轴式______、____直轴式_____、_____不等式____、__不定式和环式_______。
10.毛茸可分为_____腺毛____和__非腺毛_______两种。 11.腺毛由____腺头_____和____腺柄_____两部分组成。
12.周皮是由____木栓层_____、___木栓形成层______ 、____栓内层____三种不同组织构成的组织。
13.根据细胞的结构、形态及细胞壁增厚的方式,机械组织分为____厚角组织_____和___厚壁组织______。
14.厚壁组织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分为___纤维______和__石细胞______。
15.厚角组织由___生活______细胞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纤维素_______和___果胶质______,不含___木质素______;厚壁组织由__具有全面增厚木质化细胞壁的_______细胞组成,细胞壁常___较厚,有明显层纹和纹孔______。
16.纤维通常可分为____木纤维_____ 和______木质部外纤维___________。
17.存在于木质部中的输导组织,包括_导管________和_____管胞____,主要运输____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_____;存在于韧皮部的输导组织包括____筛管_、伴胞___和 __筛胞_______,主要运输 __溶解状态同化产物_______。
18.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木质部的输导组织不同,前者为___管胞_____,后者为___导管______。 19.导管根据增厚所形成的纹理不同,可分为 __环纹导管_______、___螺纹导管______、__梯纹导管_______、___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______ 等几种类型。
20.组成筛管的细胞是___生活细胞______,筛管分子的横壁上许多小孔.称为_____筛孔____ ,小孔集中分布的区域又称为 __筛域_______。
21.筛胞无___伴胞______存在,没有特化的___筛板______,只在侧壁上有_筛域________,所以输导能力较差。
22.外部分泌组织有__腺毛_______和___蜜腺_____;内部分泌组织有____分泌细胞_____、___分泌腔_____、___乳汁管______、__分泌道_______。 23.腺毛既有___分泌______作用,又有___保护_____作用。
24.由于形成的过程和结构不同,分泌腔分为 __溶生式分泌腔_______、__裂生式分泌腔_______两类。
25.乳汁管可分为 ___无节乳汁管______和__有节乳汁管_______两类。
26.维管束是___蕨类植物______ 、____裸子植物_____、___被子植物______的输导系统。 27.维管束类型可分为6种.即___有限外韧维管束______、______无限外韧维管束___、__双韧维管束_______、_周韧维管束________、____周木维管束_____、___辐射维管束__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位于成熟组织之间,分裂时间有限的分生组织是( E)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 D.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2.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增粗是因为其没有( E )
A.初生分生组织 B.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顶端分生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 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B )
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 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 4.甘蔗茎、葡萄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D )
A.角质 B.毛茸 C.晶体 D.蜡被 E.淀粉 5.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叶上腺鳞的细胞数通常为( A ) A. 8个 B.6个 C. 4个 D.2个 E.1个 6.气孔轴式是指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D )
A.大小 B.数目 C.来源 D.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 7.茎的栓内层细胞常含有叶绿体,又称为(B )
A.复表皮 B.绿皮层 C.初生皮层 D.次生皮层 E.落皮层 8.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 )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
9.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 A )
A.表皮下方 B.周皮中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 10.纤维次生壁外层有草酸钙结晶的称(D )
A.韧型纤维 B.晶纤维 C.鞘纤维 D.嵌晶纤维 E.硬纤维 11.常含叶绿体的是( E )
A.纤维 B.石细胞 C.导管 D.管胞 E.厚角细胞 12.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E )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 13.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E )
A.腺毛 B.蜜腺 C.乳管 D.油室 E.角质层 14.木纤维仅存在于(D )体内的木质部中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E.隐花植物 (二}x型题
15.( AB )相同或相近的细胞的组合称为植物的组织 A.来源 B.形态 C.结构 D.功能 E.位置 16.起填充和联系作用的基本薄壁组织主要存在于( BD ) A.根、茎的表皮 B.根、茎的髓 C.根、茎的木质部 D.根、茎的皮层 E.根、茎的韧皮部 17.属于成熟组织的是( BCDE)
A.形成层 B.表皮 C.髓 D.筛管 E.中柱鞘 18.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可分化为( ACD )
A.原表皮层 B.居间分生组织 C.原形成层 D.基本分生组织 E.维管形成层 19.构成叶表皮的细胞类型有( ABCE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副卫细胞 D.泡状细胞 E.毛茸 20.保卫细胞一般的特点是( ABCE )
A.细胞含有叶绿体 B.比周围的表皮细胞小 C.细胞壁不均匀加厚 D.细胞较周围细胞大 E.有明显的细胞核 21.木栓层细胞的特点主要有( ABCE)
A.无细胞间隙 B.细胞壁厚 C.细胞壁木栓化 D.具原生质体 E.不易透水透气 22.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是( ABD )
A.体积较小 B.细胞质浓 C.具单纹孔 D.无明显液泡 E.含叶绿体 23.次生分生组织包括( ACE )
A.形成层 B.束中形成层 C.束间形成层 D.原形成层 E.木栓形成层 24.居间分生组织可存在于( BE )
A.根的顶部 B.节间基部 C.叶的基部 D.子房顶部 E.总花柄顶部 25.石细胞可存在于( ABCDE )
A.果肉中 B.叶中 C.果皮中 D.种皮中 E.维管束中 26.在器官形成中出现较早,多存在于植物体幼嫩部位的导管是( AB )
A.环纹导管 B.螺纹导管 C.梯纹导管 D.网纹导管 E.孔纹导管 27.筛胞是分布于(BC )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E.菌类植物 28.属于外分泌结构的有( AD )
A.腺毛 B.油室 C.分泌道 D.蜜腺 E.乳汁管 29.属于分泌道的有(ABD )
A.树脂道 B.油管 C.筛管 D.粘液管 E.微管 30.被子植物木质部的组成包括( A DE)
A.导管 B.伴胞 C.管胞 D.木纤维 E.木薄壁细胞 三、名词解释
1. 植物组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又彼此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2. 气孔轴式: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 3. 腺毛: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茸毛。
4. 腺鳞: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其头部常有8、6、7个细胞组成,略呈扁球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5. 周皮:当次生生长开始时,由于根和茎进行加粗生长,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层被破坏,植物体相应地形成次生保护组织。
6. 维管束: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系统。 四、是非题
1.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根的形成层、茎的束中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等初生分生组织一般呈环
状排列。( F )
2. 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根和茎内,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F ) 3.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 T )
4. 居间分生组织是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保留下来的或是由已经分化的薄壁组织重新恢复分生能
力而形成的分生组织.位于茎、叶、子房柄等部位,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一样具有无限的分生能力。( F )
5. 茎、叶、子房都是由顶端分生组织的薄壁组织分化而来。(T )
6. 通常认为,就其发生来说,顶端分生组织属于原分生组织,但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无
明显分界,所以顶端分生组织也包括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相当于次生分生组织。( T )
7. 薄壁组织细胞有较强的可塑性,具潜在的分生能力,在某些条件下,可转变为分生组织或进
一步发育成为其他组织,如石细胞。( F)
8. 基本薄壁组织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尤其是植物表皮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F) 9. 同化薄壁组织主要存在于根、茎的皮层和髓部。( F)
10.贮藏物质都以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腔内。( F) 11.表皮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但常含有白色体和有色体。( T ) 12.保卫细胞是生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叶绿体。( T ) 13.叶片的气孔较多,茎上的气孔较少,而根上几乎没有。(T )
14.气孔轴式或称气孔类型.是指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如平轴式是
指气孔器周围通常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长轴平行。(T )
15.周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组成,木栓层和栓内层均由死亡细胞
组成。( F)
16.茎中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T )
17.厚壁组织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一般在角隅处加厚,也有的在切向壁或靠近胞间隙处
加厚。( F )
18.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 F )
19.木纤维存在于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为其木质部的主要组成物 质( F)。
20.裸子植物的木质部由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 F )
21.石细胞的次生壁极度增厚.均木栓化,成熟细胞中不含有大量的原生质体。( T) 22.嵌晶石细胞是指一种石细胞其次生壁外层嵌有非常细小的草酸钙晶体.并稍突出于表面。
( T )
23.所有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是导管,裸子植物是管胞。( T )
24.导管是由许多生活细胞连成的管状结构,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成熟导管细胞中含
大量的原生质体和细胞核。( F )
25.导管在形成过程中,其木质化的次生壁均匀增厚,增加了导管的硬度和支持力。( F ) 26.从导管形成的先后、壁增厚的强弱、运输水分的能力等方面分析,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是
初生类型。( T )
27. 可随植物器官的生长而伸长的导管类型为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 F )
28.环纹导管和孔纹导管多存在于器官成熟部分,壁增厚的面积很大,管壁较坚硬,有很强的
机械作用,能抵抗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其输导作用。( F )
29.分泌道是由一些分泌细胞彼此分离形成的一个长管状间隙的腔道。松树茎中的细胞分泌树
脂,故又称为树脂道。( T )
30.维管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T ) 31.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组成。( F )
32.在被子植物中,韧皮部由筛管、伴胞组成;木质部由导管、管胞组成。( T ) 33.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 F) 34.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主要由管胞和木薄壁细胞组成。( T)
35.种子植物的维管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常有形成层存在,能继续不断地分生生长,所以这种维管束称之为无限维管束或开放维管束。(T )
36.有限维管束或闭锁性维管束是指裸子植物的维管束中没有形成层,不能 进行不断的分生生长。( T )
37.无限外韧维管束与有限外韧维管束的区别在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 成层,可以进行增粗生长。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F )
38.双子叶植物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隔成辐射状,排列成一圈,中间多具 有宽阔的髓部。(T ) 五、问答题
1.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分生组织按其性质来源分为哪几种类型?按 其所处位置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代谢作用旺盛,具有强烈分生能力,体积小,排列紧密无间隙,壁薄无孔纹,质浓核大,无明显液泡和质体分化,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分生组织按其性质来源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按其所处位置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 薄壁组织分为几种类型?各种类型有何主要功能?
答:薄壁组织分为:基本薄壁组织主要起填充和联系其他组织的作用;同化薄壁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贮藏薄壁组织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一部分累积贮存;吸收薄壁组织吸收外界水分和营养物质经皮层运输到输导组织中;通气薄壁组织储存空气利于水生植物的气体流通及交换并起漂浮和支持作用。 3. 如何区别腺毛与非腺毛?
答:腺毛能分泌物质而非腺毛不能。 4. 何谓周皮?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当次生生长开始时,由于根和茎进行加粗生长,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层被破坏,植物体相应地形成次生保护组织。 5. 厚角组织细胞有何特征?
答:胞内含原生质体,具潜在分生能力,常含叶绿体课进行光合作用。具有不均匀加厚初生壁,一般在角隅加厚,也有在切向壁或靠胞间隙处加厚。 6. 什么是晶鞘纤维?举出几种含晶鞘纤维的药材。
答:晶鞘纤维是由纤维束和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如甘草、黄柏、葛根、石竹等。
7. 什么叫输导组织?其分为哪两大类型?各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的组织。分为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运输溶解状态的同化产物。
8. 如何区别管胞与导管?
答:二者在形态上有明显不同,导管是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的导管分子死亡细胞组成。每一个管胞是一个呈长管状两端尖斜,两端壁上不形成穿孔,只依靠相邻管胞侧壁纹孔进行输导水分,故其输导功能不及导管。 9. 筛管有哪些主要特点?如何区别筛管与筛胞?
答:筛管的主要特点是a其组成是生活细胞,成熟后核消失;b胞壁由纤维素构成;c有筛孔。筛管有伴胞而筛胞没有。
10. 试从存在部位、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区别导管与筛管。 答: 导管 存在部位 木质部 形态特征 生理功能 由一系列长管状主要运输水分和或筒状的导管分溶解于水中的无子死亡细胞组成 筛管 11. 何谓维管束?它是由什么组织组成的?
答:维管束是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系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韧皮部 机盐 其组成是生活细主要运输溶解状胞,成熟后核消失 态的同化产物 12. 简述维管束的主要类型。
答: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
第三章 根
一、填空题
1.被子植物的器官一般可分为_根____、茎_____、___叶__、_花____、_果实____、__种子___、
六个部分。
2.被子植物器官依据它们的生理功能,分为__营养器官___和_繁殖器官____两大类。 3.根的吸收作用主要靠__根毛___或___根的幼嫩部分__。 4.根系按形态的不同分为_____和_____。
5.根就其发生起源可分为__定根___和__不定根___两类。 6.贮藏根依形态不同可分为_肉质直根____和__块根___。
7.根尖可划分为_根冠____、__分生区___、伸长区_____、_成熟区____四个部分。 8.根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_表皮____、_皮层____、维管柱_____三部分。 9.在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柱包括 柱鞘_____、_初生木质部____、初生韧皮部_____。 10.在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束类型为_____,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分化成熟的顺序为_外
始式____。
11.在根的次生构造中,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_木射线____,位于韧皮部的称_韧皮射线____,
两者合称为_维管射线____。
12.在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中,维管束类型为_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麦冬的块根是由( C )膨大而成
A.主根 B.侧根 C.须根前端 D.须根基部 E.纤维根 2.根的细胞中不含( C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有色体 E.白色体 3.根冠有助于根向前延伸发展是因为根冠外层细胞(A )
A.易粘液化 B.表面光滑 C.表面坚硬 D.角质发达 E.再生能力强 4.有“吸收表皮”之称的是(A )
A.根的表皮 B.茎的表皮 C.叶的表皮 D.根茎的表皮 E.花瓣的表皮 5. 凯氏带存在于根的 ( C )
A.外皮层 B.中皮层 C.内皮层 D.中柱鞘 E.表皮 6.根的内皮层某些细胞的细胞壁不增厚,称为 (C )
A.泡状细胞 B.运动细胞 C.通道细胞 D.填充细胞 E.副卫细胞 7.一些单子叶植物根的表皮分裂成多层细胞且木栓化形成( )
A.复表皮 B.次生表皮 C.次生皮层 D.后生皮层 E.根被 (二)X型题
15.根上通常不形成( BCD )
A.侧根 B.叶 C.花 D.芽 E.茎痕
16.由胚根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的根是( AD )
A.定根 B.不定根 C.须根 D.纤维根 E.支持根 17.属于直根系的有(CDE )
A.定根 B.不定根 C.主根 D.侧根 E.纤维根 18.根尖可划分为(ABCD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D.根冠 E.分化区 19.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的是(ABC)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E.根毛区 20.根的中柱鞘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产生(ADECB)
A.侧根 B.部分形成层 C.木栓形成层 D.不定芽 E.不定根 21.维管射线包括(BC)
A.髓射线 B.木射线 C.韧皮射线 D.导管群 E.纤维束 22.药材中的“根皮”包括(CE)
A.皮层 B.表皮 C.韧皮部 D.木质部 E.周皮 23.根的次生构造包括(DA)
A.周皮 B.皮层 C.次生韧皮部 D.形成层 E.次生木质部 三、名词解释
1. 营养器官2. 繁殖器官3. 不定根4. 直根系5. 须根系6. 凯氏带7. 三生构造
答:1 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起着吸收、制造和供给植物体所需要营养物质的作用,使植物体得以生长、发育。
2繁殖器官——包括花、果实、种子,起着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作用。
3 不定根——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的根。
4 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5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起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得根系。
6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的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径向壁的上下壁而形成的一整圈。 四、判断是非题
1.根的皮层细胞在增厚的过程中,有少数正对着初生木质部角的皮层细胞的胞壁不增厚,这些
细胞称为凯氏带。(F )
2.通道细胞是指在植物体的茎的组织构造中有一些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有利于水分和养料的内外流通,故称为通道细胞。(F )
3.在根的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构造统称为维管柱,包括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髓部。(F ) 4.中柱鞘也称维管柱鞘,在皮层以内,是维管柱最外方的组织,由厚壁细胞组成。细胞个体较
大,不具有分生能力。(F )
5.根的初生构造的特点是:其初生韧皮部排列在初生木质部外侧,中间有一层薄壁细胞保持分裂分生能力。(F )
6.在植物茎中,初生木质部分化成熟的顺序是自外向内的向心分化,称为外始式,与根的相同。
(F )
7.根的初生构造中,先分化的初生木质部称为原生木质部,其导管直径小,多呈网纹或孔纹,
位于木质部的角隅处。(T )
8.根的次生构造是次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 T )
9.根进行次生生长时,其中柱鞘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功能,转变成形成层,再由形成层细胞分
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F )
10.根的初、次生结构中。术质都和韧皮部内外排列。( ) 11. 维管射线来源于中柱鞘的薄壁细胞或形成层细胞。( )
12. 木栓形成层来源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F )
13. 形成层向内分化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分化成次生韧皮部。形成层为数层薄壁细胞。有的形
成层比较发达,称为“次生皮层”。(F )
14. 根的次生构造中,由外向内可见表皮、皮层、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和木栓层等。( F ) 15.根的次生构造中表皮和皮层组织受内部组织挤压,变成无细胞形态的周皮,保护植物体。( ) 16.植物学上的根皮是指周皮这部分.药材中的根皮类药材是指形成层以外部分,包括韧皮部
和周皮。(T )
17.商陆的块根在横切面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圈状花纹,药材鉴别上称“云锦花纹”,是指其同心环状维管束。(F )
18. 不定根是指侧根和纤维根。( F ) 19. 直根系是指植物的主根和侧根的合称。( F )
20. 块根与肉质直根不同.它是由纤维根发育而成,因此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F ) 21.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强支持茎干的力量.此根称支持根。如石斛、吊兰。( F )
22.根据根尖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程度不同。根尖可划分为根冠、生长锥、分生区、成熟区四部分。(F )
23.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像帽子一样包被在生长锥的外围,为顶端分生组织所在部位,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部分。( F )
24.分生区最先端的一群细胞来源于种子的胚,属于原分生组织。( T )
25.伸长区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属于原分生组织,这些分生组织细胞可不断进行细胞分裂而增加细胞数目,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逐步形成根的各种组织。( F )
26.根的发育起源于生长锥的分生组织。由生长锥的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逐渐分化为
根的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等组织。(T )
27.通过根尖的分生区作一横切面.根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F )
28.根的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壁薄,不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所以称为吸收表皮。(F ) 五、问答题
1.何谓块根?试举出5种以块根入药的药用植物。 2.如何从外形上区别根与根茎?
3.什么叫初生组织和初生构造?什么叫次生组织和次生构造? 4.什么叫根的异常构造?根的异常构造常见的有哪几种类型? 5.根的初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6.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有何异同点? 7.根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哪几部分组成?
8.试从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来阐明根由初生构造向次生构造转化的过程。 答:
1. 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的根,组成没有胚轴和茎的部分。Eg,天门冬、郁金、何首乌、百部、麦冬。 2.
3. 初生组织:由初生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组织 初生构造:由初生组织形成的构造 次生组织:即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次生构造:由次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4. 根产生一些额外的维管束以及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等,形成了根的异常构造。 5. 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不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没有气孔。皮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有凯氏带。
6.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初生木质部往往一直分化到维管柱的中心,因此一般根不具髓部,但也有些植物初生木质部不分化到维管柱中心,仍保留有未经分化的薄壁组织,因此这些根具有髓部.如乌头,龙胆,桑等.单子叶植物的根初生木质部一般不分化到中心,因而有发达的髓部,如百部的块根.也有髓部细胞增厚木化成为厚壁组织的,如鸢尾. 7. 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到内为初生木质部与维管射线,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皮层(有或无)、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8. 形成层细胞不断进行平周分裂,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加于初生木质部的上方,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加于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形成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为次生维管组织,是次生构造的主要部分。次生结构中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机能而形成木栓形成层,柱鞘细胞向外分生木栓层,向内分生栓内层,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和木栓层三者合称为周皮替代了次生构造中的表皮和皮层。
第四章 茎
一、填空题
1.茎在外部形态上常有顶芽 腋芽 节间 皮孔 叶痕等。
2.地上茎变态常见的有__叶状茎___、刺状茎_、_钩状茎____、__茎卷须___、_、__小块茎___
等。
3.地下茎变态常见的有_根状茎_块茎 球茎 鳞茎。 4.鳞茎分为_无被鳞茎____和_有被鳞茎____两种。 5.茎尖可分为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三部分。
6.茎尖成熟区的表皮不形成_根毛,但常有__气孔___和___毛茸__。 7.茎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分为_表皮 皮层 微管柱_三部分。
8.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包括_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束中形成层
9.在木质茎横切面上.靠近形成层的部分颜色较浅,质地较疏松,称___边材__, 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较坚固,称_心材____。
10.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_形成层____和_木栓形成层____,终生只具初生构造,维管束为____
有限外韧型_ 型。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仙人掌的刺状物是(D )
A.根的变态 B.地上茎的变态 C.地下茎的变态 D.叶的变态 E.托叶的变态 2. 葡萄的茎卷须来源于( D )
A.侧枝 B.顶芽 C.腋芽 D.叶 E.不定根 3. 山楂、皂荚等植物的刺是(B)
A.不定根的变态 B.茎的变态 C.叶的变态 D.托叶的变态 E.花的变态 4. 半夏叶柄上的不定芽形成( D )
A.叶 B.花 C.花蕾 D.小块茎 E.小鳞茎 5. 茎的表皮一般不具( D )
A.角质层 B.毛茸 C.气孔 D.叶绿体 E.蜡被 6. 束中形成层是由(A )保留下来的
A.原形成层 B.基本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D.木栓形成层 E.异常形成层 7. 茎的次生木质部中最普遍的导管是( E )
A.环纹导管 B.螺纹导管 C.梯纹导管 D.网纹导管 E.孔纹导管 8. 沉香、降香等的入药部位是茎的( B)
A.边材 B.心材 C.春材 D.秋材 E.早材 9. 多数茎的木栓形成层最初发生于( E )
A.表皮细胞 B.皮层外缘细胞 C.皮层内侧细胞D.韧皮部细胞 E.髓射线细胞 10. 大黄根茎的异常维管束(星点)存在于( E )
A.皮层中 B.韧皮部中 C.木质部中 D.髓射线中 E.髓中 (二)x型题
11. 茎的主要功能有( ABCE)
A.输导 B.支持 C.贮藏 D.吸收 E.繁殖 12. 茎在外形上区别于根的特征有( ABCD )
A.具有节 B.具有节间 C.有芽 D.生叶 E.圆柱形 13. 茎尖区别于根尖的构造特点是( ABCDE ) A.无类似于根冠的构造 B.有生长区
C.具有叶原基 D.具有腋芽原基 E.具有气孔和毛茸 14. 构造上通常具有髓的器官有( ACD )
A.双于叶植物初生茎 B.双子叶植物初生根
C.双子叶植物次生根 D.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E.双子叶植物根茎 15. 构造上一般具有髓射线的器官有( ACBD )
A.双子叶植物初生茎 B.双子叶植物木质茎
C.双子叶植物根茎 D.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E.单子叶植物根茎 16. 髓射线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裂形成(AB D )
A.不定根 B.不定芽 C.束中形成层 D.束间形成层 E.术栓形成层 17. 心材与边材的区别为( ACE )
A.颜色较深 B.颜色较浅 C.质地坚硬 D.质地松软 E.导管失去输导能力 18. 年轮通常包括一个生长季内形成的( AD)
A.早材 B.心材 C.秋材 D.晚材 E.春材 19.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特点为( BC )
A.表面通常为木栓组织 B.皮层中有根迹维管束
C.皮层中有叶迹维管束 D.贮藏薄壁组织发达 E.机械组织发达 20. 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构造中没有( BCD )
A.管胞 B.木纤维 C.韧皮纤维 D.筛管 E.筛胞 三、名词解释
1.髓射线 2.早材 3.年轮 4.边材 5.树皮 6.落皮层
1亦称。是植物茎内维管束间的,为中央的髓部作辐射状向外引伸的部分,内连髓部,外通,有横断面上呈放射状
2.由于温度高、水分足,形成层活动旺盛,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多,细胞径大而臂薄,木材颜色较浅,
木材质地疏松,称之为早材。 3.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有一圈形成层。在一年中,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的快慢是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动
的。春天和夏天,气候最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的细胞就非常活跃,分裂很快,生长迅速,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大、壁薄、纤维少、输送水分的导管多;到了秋天,形成层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于是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就狭窄、壁厚、纤维较多、导管较少。春夏质地疏松,颜色较淡;秋季质地紧密,颜色较深。不同季节的深浅结合起来成一圆环,这就是树木一年所形成的木材,就是年轮
4.次生木质部的外围活层,功能为将水及矿物质输送到树冠。其细胞中水分较多,且无心材中常见的深色
沉积物质。色浅,较软,在横切面(如树桩)上一般易於辨认 5.树皮(bark),广义的指茎(老)以外的所有,是外围的保护结构,即或时能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树皮。由
内到外、皮层和多次形成的以及以外的一切死。木本植物以外的所有。主要为死组织,由产生。树皮通常较茎部的薄。树皮由产生。 6脱落的木本植物的表皮
四、判断是非题
1.爬山虎的攀援结构是不定根,属茎的变态结构中的攀援茎。( T) 2.刺状茎是指茎边为刺状,常粗短坚硬不分枝,如仙人掌、山楂。( F) 3.地上茎的变态由叶状茎、刺状茎、钩状茎、鳞茎、块茎等组成。( T)
5.根状茎(根茎)是地下茎的变态,常横卧地下,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鳞片,类似根,但是无
顶芽和腋芽。( T )
6.球茎为球形或扁球形.节极度缩短,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 T) 7.鳞茎具明显的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膜质鳞片,顶芽发达。( F ) 8.茎尖是指茎或枝的顶端,为初生分生组织所在的部位。( T )
9. 由生长锥分裂出来的细胞逐渐分化为表皮层和形成层等次生分生组织。( F ) 10.双子叶植物茎的表皮中含少量叶绿体,使茎有颜色。( T)
11.在一些植物根表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称淀粉鞘,如蚕豆。( T) 12.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维管束之间距离较大,即束间区域较宽。( T )
13.草本植物维管束排列紧密,束间区域较窄,维管束似乎连成一圆环状。( F )
14.茎的初生木质部分化成熟方向为外始式,与根的相同。( F)
15.双子叶植物木质茎在进行次生生长时,束中形成层的薄壁细胞转变为束间形成层,形成一
个圆筒,横切面上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成层环。( T)
16.双子叶植物术质茎次生构造中的维管射线是由射线原始细胞进行分裂产生的,与形成层细
胞无关。( F )
17.双子叶植物初生构造中位于髓射线部分的形成层部分分裂分化形成维管组织。部分则形成
维管射线,所以藤本植物维管束之间距离变窄。( T )
18.“树皮”有两种概念,狭义的树皮指落皮层,广义的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落皮
层和木栓形成层及其以内的次生韧皮部。( F )
19.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状茎构造与地上茎相似,表面具表皮或鳞叶,皮层中有根迹维管柬和叶
迹维管束。(T )
20.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皮层中的叶迹维管束是指主茎与侧枝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F ) 21.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中央有明显的髓部,维管束未分化到中心。( T )
22.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组织、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
( T)
2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区别在于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无周皮,二者
均有髓部及髓射线。( F )
2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F )
25.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皮层占较大体积,维管束分有限外韧型和周韧型两种。( T ) 26.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皮层体积较大,内皮层明显,具凯氏带。(F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