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大沙南路(东华路至起湾道段)道路工程 2、工程地址:中山市石岐区大沙南路东侧
3、工程规模:大沙南路(东华路至起湾道段)道路工程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北部康华路中段片区,道路呈东西走向,道路起点为大沙南路与东华路交叉口,终点至起湾道,与东祥路对接,工程全长约949m,规划红线宽度50m,双向8车道,含桥梁1座,桥梁为3X13m的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排水管最大管径为:D1500。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道路、桥涵、排水、照明、交通设施、绿化等。
4、工期:550个日历天。
道路等级:35号路为城市快速路,阜港路为城市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60Km/h、30km/h(匝道) 净空:大于4。5米
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64.75(设超高) 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55m(设超高)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7.856m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800,凹型:800 最大纵坡:5% 最小坡长:95.046m 横坡:2% 超高:2~4% 超高渐变率:1/100
为进行桥体上部结构预制桥梁施工,需搭设模板支撑系统。
平面和剖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方案剖面示意图(A-A)
二、方案设计思路 2.1、设计思路:
受力平台的上部结构可采用三种方式。第一种:以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生成一个框架结构,在框架梁之间按照拟设置结构支撑架立杆间距设工字钢,所有结构支撑架立杆均作用于框架梁和工字钢上,立杆顶部采用升降头与上部方木和模板共同形成模板支撑系统;第二种:采用型钢格构柱和型钢梁形成钢框架结构,型钢格构柱与基础采用预埋螺栓连接,型钢梁之间采用工字钢构成次梁,保证所有结构支撑架立杆均作用于型钢梁和工字钢次梁上,上部同样为普通钢管立杆支撑系统;第三种:在所有对应箱梁腹板位置采用贝雷架拼装形成钢结构平台,垂直贝雷架方向依立杆间距布设20号工字钢,所有的立杆均作用于贝雷架桁架杆件和布设的工字钢上,上部按结构受力设置普通钢管立杆支撑系统(如下图所示),各跨均相同,以单跨为例。
整个支撑平台的下部结构有两种考虑。第一种:采用基础梁结合钻孔灌注桩形成基础,上部采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与受力平台连接。
方案剖面示意图(A-A)
贝雷架性能对照表
贝雷片构造示意图
三、编制依据
2.1、本工程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 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