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6万卷作业卷(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D.Al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H2O发生反应 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 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桑水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4.下列矿石中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有( )
①赤铁矿 ②黄铁矿 ③磁铁矿 ④闪锌矿 ⑤菱铁矿
A.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①和③ C.有①③⑤ D. ①②③⑤ 5.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烧杯中有铜B. 烧杯中有铁C. 烧杯中铁、铜D. 烧杯中铁、铜
无铁 无铜 都有 都无 6.将一定量的生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留有黑色残渣,
其成分是
A.铁 B.氯化亚铁 C.四氧化三铁 D.碳
7.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
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过程正确的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的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8.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一只盛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的小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
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开始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 C.最终天平仍平衡
升
B.最终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
D.最终加铁的一端上
9.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
加3.2g,所得溶液中Fe和Fe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
D. 4:1
B. 2:1
C. 3:2
2+
3+
10.某铁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用100ml 7mol/L 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当向所得溶液中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通入0.56L(标准状况)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 完全转化成Fe。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为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11.(2015?云南模拟)有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3.64克,加入50mL2mol/L盐酸
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并且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224升,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CO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固体的质量为( ) A. 2 8克 B. 1.52克 C. 3.4克 D. 2克
12.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AlFe(OH)nCl6﹣n]m,该物质广泛应
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金属铁、铝及其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取 PAFC:
2+3+
下列判断无法确定的是( ) A. PAFC因水解而能净水 B. 往甲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血红色 C. 试剂X具有氧化性 D. 乙溶液肯定不可能呈强碱性
13.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众多文物流失。2000年5
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 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放置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D.铸造这些国宝用的铜不是纯铜,是铜的合金,成分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
14.下列图象表示将铁粉逐渐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l)
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 15.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沉淀生
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A.Fe(OH)2,FeO B.Fe(OH)3,Fe2O3 C.Fe(OH)2.Fe(OH)3,Fe3O3 D.Fe2O3,
桑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