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珠海市平均每20个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珠海市的私家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
2.商业繁荣的要求
未来,静态交通发展的滞后造成的恶果将会大大降低城市的竞争力。
商圈的停车难矛盾一直相当突出,随着周边几个商场的品牌知名度、人气的日益提升,停车问题解决不好已成为此地商业进一步繁荣的一大障碍。
3. 政策支持
市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最大限度发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为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促进和新机遇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将相关派生问题引发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近年来,为解决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大连市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有不少工作值得去做。如面对最为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可以呼吁所有单位停车库对外开放,按规定收取停车费;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尽可能多建一些占地少、效率高的立体车库。 3.1.2立体车库自身的优势(以机械式立体车库为例)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根据所占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装,占地少,容量大,利用效率高;泊车与取车全自动化,省力省事;安全并有效防盗,耗能少,冬暖夏凉,干净卫生,不需要强大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品种多;适应性强,可利用狭小空间建设一定量的停车泊位,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噪音和震动较小,对环境影响小;拆卸方便,对土地改造过程中临时停车点建设和更新非常有利。此外,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立体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节能。商业中心区土地的珍贵也使得停车库只能向空中和地下发展。
有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中提议:随着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市区停车难已越来越突出。建造占地面积小的立体车库是解决的较好方法。机动车沿途随意停车使马路变窄,极易引起堵车,如在影剧院等门口时而会发生。因此政府应督促影剧院、酒店、茶馆、商场等营业点自配有立体车库,以避免其顾客占用附近的马路停车,并且其车库也可供出临时租用,解决周围附近地段的停车难。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属特种设备产品之一,其车库有以下优点: 1.存取方便,免除初学车手停车之忧。上下车位宽度均为2.3米,无二层升降横移机械车库人为的“窄门”,下位停车与自然车位无区别,上位停车为旋转90度后落在路面的活
8 动式车板,车辆存取均为无拐弯的直行方式,不倒车,所以该型车库的上车位尤其适合技术不太熟练的新手停取车。(停、取车示意图见附件二)
2.安全性、可靠性高。一个车位一个系统,故障率不到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库的15;结构简单,安全性、可靠性高,故障率极低;即使发生故障,在未修复前,上层车可通过手动实现取车,整个车库不会出现取不下车的现象,管理处无需担心客户取不了车。
3.运行经济。每存取一辆车耗电约0.07kwh,无需管理员到车位操作,与固定式停车场相比,无需增加管理人员。
4.维修简单,维护成本低。单片机控制下的简单机械运动设备,普通电工即可维护;每车位维护费用约50元月。停车位安装第一年内,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厂方派专人免费巡查维护3次。一年以后,每天上、下循环小于10次的停车台,每半年~1年在指定加油处,加一次黄油。每天上、下循环大于10次的停车台,适当增加加油次数。
5.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无堵车现象。下层车位存车状态下,整条路堵车现象同自然车库;上层车位存、取车,路面不会出现堵车现象,因旋转后的车位直至落到地面仅占2.3米的路面,不影响别的车辆通行。与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相比,可节约20%左右的场地建设面积,建设成本较低。
6.遮风避雨,防盗,防破坏。
“智能车库”可以将平面停车场变为2层甚至3层的停车空间。在原有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车位增加了两三倍。但不在平地上,车辆怎样才能顺利地存取呢?这正是“智能车库”最大的奥妙所在。移动取车架、水平上下位移系统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3.2专家预言
在第九届多国城市交通展览会暨国际停车设备展览会上,一款新型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车库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场专家介绍,升降横移自动化停车库占地面积不大,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占用地上面积和地下面积的层数。最大的好处就是司机进出停车位不需要车动,只需要轻轻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车位就可以随意上下左右移动,方便进出。此次展会上,停车设备行业名列前茅的几家大企业都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参展,成了展馆中最抢眼的亮点。
专家预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包括立体停车设备在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将成为21世纪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
9 几年前,专家曾经预言,车位费今后都会大幅度上涨。如今在深圳,北京,上海等一些小区,每月用来租用车位的花费已超过千元。一些做房地产投机的投资者,已发现投资车位的回报率甚至远远高于建房,靠在一个新建小区一次先买下几个车位,再待价而沽或出租已让不少深圳人发了大财。而有人在另一个方向开动脑筋,开发和生产机械式立体车库。
可见,一个新的产业门类--投资车位已成为投资领域的经济新亮点。需要指出的是,因停车场是公建建筑项目,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使停车场规范化管理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市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专家预言,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什么都供过于求,只有停车位永远是供不应求。到底倾盆金币落谁家,就得看谁具有投资者的眼光和智慧了。
全国工商联提案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场建设
今年两会,全国工商联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呼吁国家建设部门应当及早介入,提前规划,大力推动和发展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为停车难题寻找出路。
全国工商联调查发现,在我国早期建设的老式居民区,由于设计时没考虑到停车需求,随着有车族不断增加,停车问题特别尖锐。另外,像医院、金融机构、旅游景点、商业购物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已经成为城市停车最不方便的区域。车位紧张,车辆道边停放、窄街小巷停放、空闲处乱停放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交通拥堵,既不安全又影响市容。
停车难是城市化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国外发达国家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发展立体停车场。
全国工商联认为,政府应及早介入,提前规划,大力推动和发展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解决停车难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老式居民区及公共场所现有的停车场进行改造,改建成立体停车库,尽可能在不改变原有结构、尺寸的情况下,使车位增加2到3倍;
2、鼓励新建项目发展立体停车场,同时大力扶持立体停车场产业;
10 3、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立体停车的可能性,降低未来改造不必要的成本;
4、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发展立体停车设备的制造业,通过鼓励措施和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生产能够满足机关、社区等不同特点的立体停车设备。
根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去年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697万辆,同比增长14.3%,也就是说,平均每23个中国人就有1辆车。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数字与日俱增,仅去年一年,国内汽车销量就超过了880万辆。
据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在本世纪30年代中后期,将赶上或超过美国(美国2006年汽车保有量为2.5亿辆,人均0.88辆车)。如果中国达到美国汽车保有水平,汽车将超过10亿辆。按照现在的停车面积算,每辆车加上公摊面积约需40-50平方米,届时,停车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将令人瞠目结舌。
今后,路边停车将逐步取消。
市中心的车位远远供不应求,土地又紧缺,向地下和空中发展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地下停车库光一个坡道就要占掉大片面积,还要有宽敞的过道,所以按照土地使用价值来说,立体停车库的发展前景比地下车库要好。
中心区的形象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路面花花绿绿的车辆会影响到景观,特别是违章停车。路边停车将来会被逐渐取消,路面停车也会减少,但这需要时间。目前,公共停车场主要由政府管理,还没有进入市场化,但相信以后,像立体停车库一定会进入市场。
当然,立体停车库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对景观和环保的影响,但在设计上可以下点功夫。另外,可以在技术上降低噪音,以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总之,在规划上,会先对场地进行考察、评估。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怎样实现利用价值最大化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中心地区,用地少而交通容量又最密集,地下和空中就成了发展方向,要尽量把静态停车放到地下和空中,在地面可以保留流动性强的车位。
但怎样能做到这些,一个是经济问题,另一个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很多人都嫌麻烦,其实也就多花几分钟。如果能主动把静态车辆停到地下车库或立体车库中,那么停车问题更容易解决些。
自从1995年立体车库进入中国以来,近年来发展明显提速,一个是由于车子数量的不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