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Annual Research and Consultation Report of Panorama Surve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China Industry
2017
ZERO POWER INTELLIGENCE GROUP ●行业研究咨询报告(推荐指数★★★★★★)
《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是中研普华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凭借中研普华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的完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充分体现了中研普华所特有的与国际接轨的咨询背景和专家智力资源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主线,全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信息源,依据权威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体系,在研究领域上突出全方位特色,着重从行业发展的方向、格局和政策环境,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最佳营销机会与商机,具有相当的预见性和权威性,是企业领导人制定发展战略、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我们的优势:
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中研普华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同时,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全部由国内一流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作为顾问,由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深研究员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加上我们严格的审稿制度,使报告的质量都有充分的保证。
行业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中研普华《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的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论述生动:中研普华《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100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策略: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CIRN 中国行业研究网 WWW.ChinaIRN.COM 中研普华集团TM版权所有 一、报告简介 PROFILE
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中文全套】 RMB 9500 【英文全套】 USD 5500
【报告页码】 669页 【中文电子】 RMB 9000 【英文电子】 USD 5000
【图表数量】 353个 【中文印刷】 RMB 9000 【英文印刷】 USD 5000
【版权声明】 本报告由中国行业研究网出品,报告版权归中研普华公司所有。本报告是中研普华公司的研究与统
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中研普华公司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研普华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中研普华公司是中国成立时间最长,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咨询研究机构,公司每天都会接受媒体采访及发布大量产业经济研究成果。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一种“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
产业现状
随着城市逐步从以工业生产为主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和集散地为主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智慧产业的吸引力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产品设计、研发、管控、营销、服务的聚集地,逐步演进为信息与知识生产、使用和集散的中心。在全球信息化趋势和“智慧地球”理念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对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创新理念。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并不是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国外一直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深圳、南京、宁波等地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市场容量
“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了三个批次、共计277个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在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成绩优异。“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快速上涨至4万亿元。住宅小区打破围墙的做法,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神助攻”。未来五年中,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不断提高,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体验大大升级;民生类服务平台将会涌现,并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实现快速推广;而且,政企协同发展的PPP模式将会逐步取代政府投资为主的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放异彩。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高潮在即,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与智能物流将率先获益。其中,从事城市交通系统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公司,以及视频监控设备与导航设备厂商等将是智能交通领域关注重点;智能医疗领域,国内的医疗信息化厂商有望出现千亿元市值的智慧医疗信息化公司。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有了长足发展,涵盖中国制造2025、智慧医疗、智
更多报告请访问 www.ChinaIRN.com 3
CIRN 中国行业研究网 WWW.ChinaIRN.COM 中研普华集团TM版权所有 慧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等等。2016年,随着各类智慧城市参与者的积极涌入,以及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我国的智慧城市将取得进一步发展。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对中国相关行业企业来说将带来数万亿元的市场大蛋糕。2016年以来,随着各类智慧城市参与者的积极涌入,以及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我国的智慧城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6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实现快速拓展。智慧社区建设开始在2016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创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格局分析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网络基础,身处通信市场最前端的运营商发挥了主导作用。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全面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业务模式,运营商加速市场拓展,并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华为、中兴、银江股份、IBM等中外著名IT企业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华为、中兴不断创新智慧城市理念,IBM成立全球首个智慧城市研究院,银江股份立足智能交通并向其他领域不断渗透等。他们与各级政府积极合作,不断推出智慧城市各领域的解决方案,兴建数据中心等,在促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但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仍然面临问题,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格局尚未最终形成,如何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创新应用,更需要业界共同探索和实践。
前景预测
建设智慧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各个城市的智慧型优势产业,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科技、信息网络的综合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强城市交通、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更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来保驾护航,以及全体市民信息素质的普遍提高。我们相信有国家的积极推动、各个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高科技的数字化城市必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存在问题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很多城市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有部分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有些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时目标宏伟,但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支撑能力。有些地方缺乏真实的需求判断,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的能力,最终导致简单的将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拼成一个大包,再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如此造成了项目产出率十分低下等问题。有些地方购置了现金的设备,但却缺乏运营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缺乏可配套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激发全社会的参与。有些城市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甚至可能直接依托于国外厂商建设的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交通、金融、能源等重要信息的泄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
更多报告请访问 www.ChinaIRN.com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