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成都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一)(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3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成都实验中学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试题(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l 35.5 O 16 Na 23 S 32 Cr 52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下列有关古诗词(句)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只有化学变化的过程

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灿烂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A A项,诗句的意思是:千遍万遍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黄金;可以用物理方法得到黄金,这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正确;B项,诗句的后半部分“蜡炬成灰泪始干”包括两个过程,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油受热变为蜡蒸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错误;C项,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现象,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项,该诗句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字面意思说的是大理石变为石灰的过程,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焚烧后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1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共价键数为19NA B.1.0 L 1.0 mol/L的NaAlO2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C.室温下pH=11的Na2CO3溶液10 L,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A D.常温下,13.6 g NH3和21.3 g Cl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2.4NA

解析:选C A项,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错误;B项,1.0 L 1.0 mol/L的NaAlO2

溶液中的氧原子包含了水中的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量远大于2NA,错误;C项,在pH=11的Na2CO3溶液中c(H)=1×10

-+

-11

mol/L,由c(H)·c(OH)=KW可知c(OH)=1×10 mol/L,

-3

+---3

由水电离出的c(OH)=1×10 mol/L,n(OH)=1×10 mol/L×10 L=0.01 mol,所以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A,正确;D项,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8 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N2+6NH4Cl,二者恰好反应,氯气中的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0.6NA,错误。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X、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X)>r(Y)>r(Z)>r(W)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W>Z>X>Y C.元素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XWm与YWn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m、n为正整数)

解析:选B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推知X是C(碳),Z是S,W是Cl,根据X、Y、Z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则Y的原子序数是2×17-6-16=12,即Y是Mg。A项,镁、硫、氯在同一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碳在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错误;B项,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正确;C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错误;D项,XWm为CCl4,其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YWn为MgCl2,其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

1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

-3

解析:选C A项中,制取NH3应用Ca(OH)2和NH4Cl固体加热,不正确;B项中,CO2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不正确;C项中,析出的NaHCO3晶体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D项中NaHCO3应低温烘干,不能直接加热,易发生反应2NaHCO3确。

11.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体积与同等状况下与Na反应放出气体体积相等,该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9种 C.11种

B.10种 D.12种

Na2CO3+CO2↑+H2O,不正

解析:选D 分子式为C5H10O3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羧基,且1 mol C5H10O3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 mol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羟基,可看作—OH取代C4H9—COOH中C4H9—上的H原子,C4H9—有4种,分别为CH3CH2CH2CH2—(4种)、CH3CH(CH3)CH2—(3种)、CH3CH2CH(CH3)—(4种)、C(CH3)3—(1种),共12种。

12.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增重130 g B.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 D.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效果更好更安全

3

解析:选B 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减轻65 g,故A错误;根据图示的信息,结合原电池等工作原理,原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锌失电子的过程,所以n是负极,m是正极。充电时,电解池原理,Zn会移向阴极,即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故B正确;充电时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故C错误;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此时在阳极上参与放电的不是Br,变为Cl,和电池的原理不相符,故D错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HClO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25 ℃,pH=8的NaOH溶液和pH=8的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不相等 解析:选C 加水稀释促进HClO的电离,故A项中所得溶液3

--

2+

2+

-2+

c(OH-)相等,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实验室以红矾钠(Na2Cr2O7)为原料制备CrCl3·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Cr2O27+H2O

2CrO24+2H;

4

-+

②CrCl3·6H2O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水、乙醇,易水解。

(1)写出碱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加40%NaOH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时先加入过量CH3OH再加入10%HCl,生成C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从剩余溶液中分离出CH3OH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3)使用下列用品来测定溶液的pH,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石蕊试纸 C.pH计

(4)请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Cr(OH)3制备CrCl3·6H2O的实验方案:将过滤后所得的洁净固体完全溶解于过量的盐酸中,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________,低温干燥,得到CrCl3·6H2O(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乙醚)。

(5)若取原料红矾钠26.2 g,实验最终得到氯化铬晶体21.32 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Cr2O7+H2O

2-

2CrO4+2H,加入氢氧化钠,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a2Cr2O7

2-+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Cr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r2O7+2NaOH===2Na2CrO4+H2O;加40%NaOH过量太多,大量氢氧化钠剩余,造成消耗盐酸过多,所以40%NaOH不宜过量太多。

(2)在酸性条件下CrO4被甲醇还原为C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CH3OH+10H

3+

2-

3+

2-

===2Cr+7H2O+CO2↑;利用甲醇的沸点低,从剩余溶液中分离出CH3OH的方法是蒸馏法。

(3)酚酞溶液、石蕊试纸只能判断酸碱性,测溶液pH用pH计。

(4)Cr(OH)3溶于盐酸生成CrCl3,CrCl3溶液浓缩结晶析出CrCl3·6H2O晶体,由于CrCl3·6H2O不溶于乙醚,用乙醚洗涤、干燥得到CrCl3·6H2O,即由固体Cr(OH)3制备CrCl3·6H2O的实验方案是:将过滤后所得的洁净固体完全溶解于过量的盐酸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醚洗涤固体2~3次,低温干燥,得到CrCl3·6H2O。

(5)设生成CrCl3·6H2O的理论产量是x, Na2Cr2O7 ~ 2CrCl3·6H2O 262 533 26.2 g x

5

成都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一)(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ibfm2n7iy35m4y31ezc5v45r56fh1008y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