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通气室被鼓入发生炉炉栅底部,在穿过炉栅后与燃料床及脱除挥发份的燃料接触并进行反应。
在干馏段,进行燃料的低温干馏及入炉煤的预热,生成的顶部煤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在气化段煤气(60%左右)通过侧壁通道和中心管后抽出炉外,气化剩余炉渣则通过灰盘、灰梨等断续的驱除炉外。本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行参数是空气和蒸汽与碳反应的有关数据,空气和蒸汽的质量比是通过对“气化体”的饱和温度调节来自动控制的,它有效的控制了燃烧层温度,以保证燃料正常气化而不会形成熔块。气化剂饱和温度随煤质变化而变化,燃烧床温度的辅助控制是通过拨火和改变炉栅转速来完成的,检查燃烧层燃烧情况的方法是:用探火棒,通过探火孔插入燃料床,2-3分钟后,拔出探火棒,测量一下炉栅上层和火层厚度,通过探火棒被烧的程度,便大概估计出燃烧层的温度及其它状况。
发生炉形成两股独立的气流,即顶部煤气和底部煤气,由于这两股煤气性质不同,其净化工序亦不同。顶部煤气流经电除焦油器,在这里90%以上的焦油从煤中析出。
底部煤气首先流经旋风除尘器,除去煤中的粉尘(内部锅炉式可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而产生蒸汽),然后,流经强制风冷器,冷却到120℃左右。此后,两股煤气流经洗涤冷却器,混合冷却35-40℃,洗涤冷却后的混合煤气流经电除油类器,在这里除去煤气中剩余粉尘和油类。
由电除油类器流出的冷净化煤气其压力维持在2Kpa左右,再经过煤气增压风机增压到5-15Kpa后送入脱硫,脱硫后的冷净化煤气直接送到用户。
基本化学反应:
发生炉煤气是通过水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汽化剂后流经炽热的固定燃烧床生成的。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和蒸汽与燃烧中的碳反应,生成了CO、CO2、H2、CH4、C2H4、N2、等成分的发生炉煤气。
与空气混合的蒸汽提高了热效率,并降低了燃料床的温度,从而控制了熔块的的形成。蒸汽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C+H2O CO+H2
当氧和碳反应时就放出热量,燃料床的温度取决与汽化剂的饱和温度,燃料的粒度,类型及发生炉的炉型。 2C+O2 2CO
燃料床的温度是头等重要的,因为对与给定的燃料和炉型,它决定着发生炉煤气的成分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可生成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因此,重要的是即保持燃料床高温而又不会形成熔块。形成熔块的高温取决于燃料的渣熔特性,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另外两种反应: 2CO+O2 2CO2和C+O2 CO2
CO2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任何碳燃烧都能使煤气的热量降低: CO+H2O CO2+H2
这里一些蒸汽还与CO反应,由于每体积CO转化为CO2时同时生成了相同体积的 H2,因此,不会有热量损失。在还原层其温度低与1200℃时,还会出现下面的快速反应:
CO2+C+2CO+H2+C H2+CO
当煤气通过还原带时,可燃气体含量上升,而CO2和水蒸汽含量下降。通过还原后,一些煤气被抽出,流经底部旋风除尘器和强制风冷器,这股煤气称为
“底部煤气”其温度约400℃左右。
在干馏段,喂入发生炉的燃料,依次被干燥,预热和炭化,生成蒸汽,焦油雾和煤气一块从顶部离开发生炉,这一部份煤气称为:“顶部煤气”其温度保持120℃左右。 煤气站的启动程序
(启动前一定在煤气站区易燃、高空和危险处悬挂安全标志牌) (一) 检查主车间设施
1、 检查低压蒸汽供给是否正常
2、 检查蒸汽管道中各疏水阀工作是否正常?
3、 保证主车间顶层软化水箱中有足够的软化水,且水箱的供水管道畅通
无阻;
4、 给煤气发生炉炉体上端的预热水箱中注满软化水并检查其软化水入
口的浮球阀是否起作用;
5、 给煤气发生炉炉体夹套注上合格的软化水,使水位至玻璃液位计的标
志处:(内部锅炉式煤气站给汽包注满水并试压,试压正常后将水位控制在玻璃液压位计的标志处)。
6、 检查所有供电电路的电器和隔离器,然后送上电源;
7、 检查仪表情况,并给仪表控制柜及所有仪表送电、检查其工作是不是
正常?
8、 检查工艺空气鼓风机是否正常?
9、 保证灰盘水封及底部通气室两级水封充满水; 10、 打开由发生炉夹套至混合蒸汽输入管道上的阀门;
11、 给所有蒸汽加热及拌热的设施都送足低压蒸汽; 12、 检查发生炉点火必备物品情况;
木材 ②、焦炭 ③、合格煤 ④、灰渣填料 ⑤、点火物 ⑥、引燃物品及其它物品。 (二) 检查除焦油和电除轻油器
1、 检查高压绝缘子是否清洁、干燥、完好;
2、 检查高压绝缘子箱的温度及主体人孔是否封闭,所有人员都离开设备
到安全区域;
3、 经确认完全无疑后,就可给控制柜送电,并按“电除尘设备说明”进
行操作;
☆ 主体中悉放电极于沉淀之间的电火花是一种相当大的能量悉放现象,附近的工作人员能清楚的听到出现火花的响声。
4、 如果静态空气负载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则证明电极的间隙基本合格,
且绝缘子也是合乎标准的。
5、 湿的、脏的、或未被预热的绝缘子,在加上负荷使用时,易出现绝缘
子碎裂或其它机械故障。因此有必要提醒操作人员特别注意绝缘子的清洁和绝缘子箱的预热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