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系统由(能源装置 ),(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 )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部分组成。
2、液压油的粘度主要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 3、齿轮泵的泄漏途径为(齿轮端面与后端盖间的端面间隙)、(齿顶与泵体内壁间的径向间隙)、(两齿轮啮合处的啮合线的缝隙)
4、选择液压泵时,首先根据液压系统所提出的要求(压力)和(流量大小)选择液压泵的类型,然后再选型号和规格。 5、常用的密封装置有(摩擦环密封)、(O形圈密封 )、(V型圈密封)和间隙密封等。
6、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损失有(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 7、溢流阀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 溢流阀两种。 8、液压缸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单﹑双单作用液压缸),(组合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三种。
9、蓄能器的作用有(作辅助动力源)、(维持系统压力 )作应急能源、缓和液压冲击和吸收压力脉动等。 10、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的大小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力和力矩)。
11、液压油的种类主要有(石油型)、(合成型)、(乳化型) 。 12、节流调速回路按其流量阀安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进油节流)(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以及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13、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借助于密封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和油液的(压力)来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
14、减压阀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定值输出)减压阀和(定差)减压阀两种。 15、滤油器主要有(表面型)滤油器﹑(深度型)滤油器 和(吸附型)滤油器 。 16、压力继电器是将(液压)信号转变成(电气)信号的液压元件。
17、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即常说的表压力,指的是( 相对 )压力。 18、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影响液体流动的力主要是惯性力和粘性力,雷诺数大,说明(惯性)力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液流呈紊流状态;雷诺数小,说明(粘性 )力起主导作用,液流呈层流状态。
19、液体在直管中流动时,产生(称程)压力损失;在变直径管、弯管中流动时产生(局部)压力损失。 20、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一元件的工作状态突变引起油压急剧上升,在一瞬间突然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同时发生急剧的压力升降交替的阻尼波动过程称为( 液压冲击 )。
21、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总是(小于)理论流量;实际输入扭矩总是(大于)其理论上所需要的扭矩。
22、 齿轮泵中每一对齿完成一次啮合过程就排一次油,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压油腔容积的变化率每一瞬时是不均匀的,因此,会产生流量(流量脉动)。 23、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1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偏心距)可以改变其排量。
24、 轴向柱塞泵主要由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斜盘倾角a ),可以改变油泵的排量V。
25、三位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其油口P、A、B、T间的通路有各种不同的联结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这种位置时的内部通路形式称为三位换向阀的( 中间机能 )。
26、影响节流阀流量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 负载变化的影响 )、( 温度变化的影响)、(节流口形状的影响 ) 。
27、在液压流动中,因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气穴现象) 。
28、在定量泵供油的系统中,用流量控制阀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这种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
29、容积调速是利用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的(排量)来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
30、为减小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在齿轮泵啮合部位侧面的泵盖上(卸荷槽) 31、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1 次 32、先导式溢流阀由 先导阀 和 主阀 两部分组成。
33、调速阀是由 定差减压阀 与 节流阀 串联而成的组合阀。
34、节流调速回路按节流阀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进油路 节流调速 回油路 节流调速和 旁油路 节流调速回路三种。
35、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倾角 的大小来实现的。 36、滑环式组合密封圈由 滑环 和 O形密封圈 组成。
37、活塞缸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 双杆式 和 单杆式 两种,其固定方式有 缸体 固定和 活塞杆 固定两种。
38、液压阀按其用途不同分为 压力 控制阀、 流量 控制阀和 方向 控制阀。 39、液压泵按其输出液流的方向可分为 单 向泵和 双 向泵。液压泵的卸荷有 压力 卸荷和 流量 卸荷两种方式。
40、双作用叶片泵也称 定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也称 变 量泵。 41、过滤器可安装在液压系统的 吸油 管路上、 压力油 管路上和 回油 管路上等。
42、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起调压溢流作用,当溢流阀进口压力低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 关闭 的,溢流量为 0 ,当溢流阀进口压力等于调整压力时,溢流阀阀口是 开启 ,溢流阀开始 溢流 。 43、液体的粘性是由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 内摩擦力 引起的,其大小可用粘度来度量。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越 小 ;液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其粘度越 大 。
44、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相对压力 ,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 -绝对压力。 45、液体的流态分为 层流 和 紊流 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 雷诺数 。 46、液压泵将 机械能 转换成 液压能 ,为系统提供 压力油 ;液压马达将 液压能 转换成 机械能 ,输出 转矩 和 转速 。
47、单杆液压缸可采用 差动 连接,使其活塞缸伸出速度提高。
二、选择题
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 A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 能量守恒定律 B 动量定理 C 质量守恒定律 2、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A B )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C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3、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 用( B )。
A O型 B M型 C H型 4、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 A )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 A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C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 5、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 C )。
A 实际流量 B 理论流量 C 额定流量 6、单作用叶片泵具有( B )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7、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B )。 A O型 B M型 C H型
8、对于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而言,活塞两侧油腔的( B ) 相同。
A 体积 B 流量 C 流速
9、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 B ),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 实际流量 B 理论流量 C 额定流量
10、溢流阀在执行工作的时候,阀口是( A)的,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决定于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且基本保持恒定。 A. 常开 B. 常闭。
11、为使三位四通阀在中位工作时能使液压缸闭锁,应采用( C)型阀。 A. \型阀 B.\型阀 C. \型阀。
12、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 A)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啮合处间隙
13、差动液压缸,若使其往返速度相等,则活塞面积应为活塞杆面积的( C )。
A、l倍 B、2倍 C、√2倍
14、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溢流阀的作用为 ( A )
A、溢流稳压 B、背压 C、安全保护
15、利用三位四通换向阀哪种形式的中位机能可以使系统卸荷( B )
A、O型 B、H型 C、P型
16、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 C)系统压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7、在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B )。
A、随负载增大而增加 B、随负载减少而增加 C、不受负载的影响 18、节流阀是控制油液的 ( B )
A、流量 B、方向 (c)流量和方向
19、某一系统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则其绝对压力为 (A )
A、 大气压力加相对压力 B、 大气压力加真空度 C、大气压力减真空度 20、在液压系统图中,与三位阀连接的油路一般应画在换向阀符号的( C)位置上。
A、左格 B、右格 C、中格
三、判断题
2、流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X ) 3、当液压泵的进、出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 4、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 )
6、因存在泄露,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 ) 7、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业液压缸。
(X)
8、节流阀和调速阀都是用来调节流量及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X)
9、单向阀可以用来作背压阀。 ( X ) 10、串联了定值减压阀的支路,始终能获得低于系统压力调定值的稳定的工作压力。 (x)
11、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 (√) 12、液压传动适宜于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 X)
13、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X ) 14、液压泵密封工作空间容积减小,则压油 ;容积增大,则吸油。(√) 15、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X ) 20、溢流阀可作背压阀使用。 (√)
四、简答题
1、液压系统实现泵的卸荷有哪些方法?
2、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齿轮泵要正常工作,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因困在两对轮齿形成的封闭油腔之内。当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并使轴承等机件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的办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
3、什么是容积调速回路?常用的容积调速回路有哪几种形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