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节〗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一种通俗称呼,其目标就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这一章我们将先后介绍会计电算化和会计软件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实质
1、会计电算化的实质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其目标是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
化.会计电算化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计算机应用。 2、企业需要会计电算化,也一定能够实现电算化。因为
(1)会计电算化是必要的 (2)会计电算化是可行的 关于信息化与电算化的争论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
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
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4、会计电算化也促进了会计职能的变化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1、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3、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前提下,结
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实施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为了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通过制度建立加强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国家财政部于1994年6月同时发布的三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文件:即《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以及1996年6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1.2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电算化,软件是基础。 一、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会计核算软件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标。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1、按适用范围分为通用与专用会计软件
(1)通用会计软件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功能全面、需要初始化处理、软件质量高
(2)专用会计软件可以根据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分别采取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方式。
2、按系统软件硬件结构可以分为单用户和网络会计软件 3、按ERP的关系可分为独立型会计软件和非独立性会计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的基本结构往往指的就是软件由哪些功能模块组成以及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
(一)会计软件一般按职能来划分功能模块,并且要以账务处理为中心来划分结 构。现在人们一般将会计核算软件分为账务处理、应收款核算、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二)各类行业会计软件的基本组成 1、工业企业
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应收款核算、应付款核算,通用报表和财务分析。 2、商业企业
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商品进销存、应收款核算、应付款核算、通用报表
3、服务性企业
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通用报表 4、行政事业单位
账务处理、工资核算、预算管理、通用报表等 四、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管理软件主要代表,经历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1、ERP的概念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吸收许多先进管理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资源,体现了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等管理思想。 2、ERP的主要构成
ERP软件一般分为分销、制造、财务三大部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3、国内外主要ERP系统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ERP系统有德国SAP公司的R/3系统,美国QAD公司的MFG/PRO系统以及美国ORACLE公司的ORACLE APPLICATION 系统。国产的ERP系统主要有用友U8ERP和NCERP、金蝶K/3ERP,以及新重大、金算盘等ERP软件。
会计软件系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以是ERP的一个子系统,大中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应该选择ERP,当然小企业一般应选择独立的会计软件系统。
1.3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总体规划与解决方案、培训人员、重整业务流程、形成信息规范、制定管理制度、配置系统与测试、试运行,才能最终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 一、制订总体规划
1、总目标 2、实施步骤 3、确定机构与人员分工 4、经费预算计划
二、会计软件或ERP的选择 (一)对软件类型与方式的决择
1、开发与购买的选择 2、国内外软件的选择 3、会计软件与ERP的选择 4、购买软件与购买服务的选择 (二)会计软件的选择
1、合法性 2、适应性 3、正确性 4、安全性 5、操作的方便性
6、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软件公司的实力 (三)ERP软件的选择
1、符合ERP标准模式 2、系统的集成度高 3、功能满足企业需求 4、产品的国际化 5、系统的开放性 6、用户化的工具
7、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8、良好的服务支持 9、版本的不断升级 10、足够多的用户群 11、性能价格比较优 12、发展前景好的软件商 三、人员培训
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
目前培训有两种方式,一是财政部门组织的普及型社会培训,一是企业根据自己特殊需要组织的培训。企业培训的目标是让会计人员学会所选购的会计软件或ERP,内容主要包括:
1、所用的软件功能 2、软件的操作方法 3、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及机房设备使用方法
四、安装系统和测试运行环境
(一)运行环境的设置(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二)安装会计软件和测试运行环境 五、业务流程重整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业务流程重整(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RING)就是对企
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改善。(采取改进、优化、再造的策略)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业务流程重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 (1)会计业务流程的规范 (2)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 (3)会计数据的规范
各种代码体系、各种余额与发生额、手工处理延续数据、其他数据
(4)会计账表地规范
六、系统试运行的组织
会计软件的使用或者说从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一般要通过试运行(或称双轨运行),让新旧系统并行地运行一段较长的时期。主要工作包括 1、设置账套 2、系统初始设置 3、日常处理 4、审查与分析运行结果
七、系统的正式运行
系统的正式运行即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对替代手工记账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尤其对会计数据的输出和会计档案的保管做了明确的规定。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打印或按旬打印输出;一般账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新想法常常瞬息即逝,必须集中精力,牢记在心,及时捕获。 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深吸一口气,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说:“在这美妙的一天,我又要获得多少知识啊!” 不要为这个世界而惊叹,要让这个世界为你而惊叹!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也一定是勤奋。 学习犹如农民耕作,汗水滋润了种子,汗水浇灌了幼苗,没有人瞬间奉送给你一个丰收。 藏书再多,倘若不读,只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 学习好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定会有累累的硕果;如若懒于劳作,当别人跳起丰收之舞时,你已是后悔莫及了。 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