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学案练习答案
基础练习答案:1-5:ABDDC 6-11:BDDCCA 拓展练习:
第一部分:1-5:BBBDA 6-8:DCD
9、(1).二 圆粒 圆粒和圆粒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圆粒为杂合子,杂合子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者杂交后代出现亲代没有的性状-----皱粒,则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为显性性状)
(2).组合一:rr×rr 组合二:Rr×Rr 组合三:Rr×rr (3).三 遗传图解如下: 测交: 圆粒 × 皱粒 Rr rr
↙ ↘ ↓
配子: R r r 测交后代: Rr rr 圆粒 皱粒
1 ︰ 1 第二部分:
答案:方案一:采用测交法加以验证。 (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 (2)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 实验预期现象为: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解释:测交使用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则F1必然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即M和m。结论:F1中必然含有M和m基因,在Fl产生配子的过程中M与m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方案二:运用F1花粉鉴定法。(1)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 (2)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实验的现象为: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实验现象解释: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蓝黑色)和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红褐色)。结论: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基因M和m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n n
第三部分:1、1-(1/2)(1/2)2、A 本部分练习:1、B 2、A 3、C 4、(1)隐 (2)Aa aa (3)1/3 Aa (4)1/6 1/4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