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感性负载
电感型负载时输出波形:
5
<3>、带反电动势负载
带反电动势负载时输出波形:
udO E I t ? ?td ? ? ? i dO b)
6
第二章 触发器的选择与设计
2.1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常见的晶闸管触发电路
(1) 由V1、V2构成的脉冲放大环节和脉冲变压器TM和附属电路构成
的脉冲输出环节两部分组成。 (2) 当V1、V2导通时,通过脉冲变压器向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输
出触发脉冲。
(3) VD1和R3是为了V1、V2由导通变为截止时脉冲变压器TM释放其
储存的能量而设的。
(4) 为了获得触发脉冲波形中的强脉冲部分,还需适当附加其它电路
环节。
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触发脉冲的宽度应该保证晶闸管的可靠导通,对感性和反电动势
负载的变流器采用宽脉冲 或脉冲列触发,对变流器的启动,双星型带平衡电抗器电路的触发脉冲应该宽于30°,三相全控桥式电路应小于60°或采用相隔60°的双窄脉冲。
(2) 脉冲触发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
增大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的3—5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要增加。一般需达1-2A/us
(3) 所提供的触发脉冲不应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额定功率,
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4) 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主电路的电气隔离。
2.2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7
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适用于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也可为单窄脉冲。
三个基本环节: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此外,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形成 环节。 脉冲形成环节
由晶体管 V4、V5组成,V7、V8起脉冲放大作用。
控制电压 uco加在V4基极上。电路的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P二次侧输出,其一次绕组接在V8集电极电路中。
脉冲前沿 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R11C3有关。
锯齿波 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 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本电路采用恒 流源电路。
恒 流源电路方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其中V1、VS、RP2和R3为 一恒流源电路 同步环节
触发 电路与主电路的同步是指要求锯齿波的频率与主电路电源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关 系确定。 锯齿波是由开关V2管来控制的,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 ——由同步变压器所接的交流电压决定。V2由导通变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 锯齿波起点基本就是同步电压由正变负的过零点。V2截止状态持续的时间就是 锯齿波的宽度——取决于充电时间常数R1C1。 双窄脉冲 形成环节
内双 脉冲电路:每个触发单元的一个周期内输出两个间隔60?的脉冲的电路。V5、V 6构成一个“或”门,当V5、V6都导通时,V7、V8都截止,没有脉冲输出。只 要V5、V6有一个截止,都会使V7、V8导通,有脉冲输出。 第一个脉冲由本相触发单元的uco对应的控制角?产生。隔60?的第二个脉冲是由滞后60?相位的 后一相触发单元产生(通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