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为O元素;0.1 mol Z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为3.36 L(折算成标准状况),H2的物质的量为
3.36 mol=0.15mol,0.1摩尔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0.15摩尔的H2,则1摩尔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22.41.5摩尔的H2,所以金属的化合价为+3价,Z为Al元素;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比其周期数大1,W为Si元素,X为C元素。
【详解】A.CO2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C在高温下与SiO2反应可制得Si单质同时生成CO,故B正确;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半径:r(Z)>r(W)>r(X)>r(Y)即r(Al)>r(Si)>r(C)>r(O),故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由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非金属性O>S>Si,SiH4的稳定性小于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Y为O为元素推断的突破口,难点通过计算确定Z为铝元素。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澄清石灰水2?? SO2????A. S??? CaSO3 点燃O2?O盐酸B. Si?SiO2???? SiCl4
葡萄糖? Cu(OH)2???C. Cu????? Cu2O ?NaOH(aq)D.
NaOH,乙醇?????? Δ催化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S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故A符合; B.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不反应,故B不符; C.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C不符;
D.卤代烃水解的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故D不符;
故选A。
10.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H2S(g)受热分解时各组分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说明反应
生成H2和S
B. 图乙表示V0 mL 0.1 mol·L-1的盐酸加水稀释至V mL,溶液的pH随lg
V的变化关系,则V0a=2
C. 图丙表示密闭容器中CH4(g)+H2O(g)CO(g)+3H2(g)到达平衡时,CH4
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说明p1>p2
D. 图丁表示炭黑作用下O2生成活化氧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说明每活化一个氧
分子吸收0.29 eV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的变化量为50%-10%=40%,另一种生成物的体积分数的变化量为20%-10%=10%,不是1:1,不能说明反应生成H2和S,故A错误; B.由溶液的pH随lg
-1
V0.1 mol·L-1的盐酸加水稀释100倍,pH可由1变成3,L的变化关系,即V0 mL 0.1 mol·
V0V的盐酸加水稀释至V=100V0 mL,lg=2,则a=2,故B正确;
V0C.CH4(g)+H2O(g)错误;
CO(g)+3H2(g)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降低,P2>P1,故C
D.根据能量变化图分析,最终结果为活化氧,体系能量降低,则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各种图象分析,D是难点,反应热与焓变,把握图中能量变化、信息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活化能的判断。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N2H4、N2O4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推进剂发生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每生成0.3 mol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6×6.02×1023 B. 充有N2O4的密闭容器中存在:N2O4(g)逆反应到达限度
--C. 碱性N2H4—空气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NO2(g),当c(N2O4)∶c(NO2)=1∶2时,该可
D. N2H4的水溶液中存在:N2H4+H2O【答案】C 【解析】 【分析】
N2H5+OH-,向稀溶液中加水稀释,
+c(N2H4) 的值变大
c(H+)【详解】A.2N2H4(l)+N2O4(l)=3N2(g)+4H2O(g)中每生成3molN2转移电子数是8mol,反应每生成0.3 mol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8×6.02×1023,故A错误; B.充有N2O4的密闭容器中存在:N2O4(g)
2NO2(g),当c(N2O4)∶c(NO2)=1∶2时,无法
确定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证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碱性N2H4—空气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上氧化剂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正确;
D.N2H4的水溶液中存在:N2H4+H2O
N2H5+OH-,向稀溶液中加水稀释,c(N2H4)减小,c(OH-)减
+小,c(H+)增大,故选C。
c(N2H4) 的值变小,故D错误;
c(H+)12.苋菜甲素、3-丁烯基苯酞、藁本内酯是传统中药当归、川芎中的活性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苋菜甲素、藁本内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 mol 3-丁烯基苯酞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C. 3-丁烯基苯酞通过还原反应可制得苋菜甲素
D. 藁本内酯与足量H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AC 【解析】
【详解】A.苋菜甲素、藁本内酯分子式相同,均为C12H14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1 mol 3-丁烯基苯酞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5 mol Br2,其中4mol Br2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1mol Br2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3-丁烯基苯酞通过得氢发生还原反应将碳碳双键变成单键,可制得苋菜甲素,故C正确;
D.如图所示:藁本内酯与足量H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AC。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A 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 向装有Na2CO3、NaHCO3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并将其置B 于20 ℃水浴中,最终发现只有NaHCO3未完全溶解 L-1FeCl3溶液中向盛有5 mL 0.005 mol·L-1KSCN溶液,溶加入 5 mL 0.015 mol·C 液变红,再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加入铁粉后,Fe3++3SCN-?Fe(SCN)320 ℃时,溶解度:Na2CO3>NaHCO3 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结论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2滴1%的醋酸铅溶D 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烯烃,但不能说明含有乙烯,A错误;
B.试管中开始装入的Na2CO3、NaHCO3固体的质量未知,NaHCO3故不能根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同温下Na2CO3、溶解度的大小,B错误;
C.向盛有5 mL 0.005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 5 mL 0.015 mol·L-1KSCN溶液,溶液变红,发生可逆反应Fe3
+
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B. B C. C D. D
+3SCN-?Fe(SCN)3,加入少量Fe粉,发生反应Fe+2Fe3+=3Fe2+,Fe3+浓度减小,反应Fe3+3SCN-?Fe
+
(SCN)3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C正确;
D.醋酸铅属于重金属盐,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错误; 答案选C。
14.亚砷酸(H3AsO3)可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室温下,配制一组c(H3AsO3)+c(H2AsO3-)+c(HAsO32-)+c(AsO33-)L1的H3AsO3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0.100 mol·
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pH=11的溶液中:c(HAsO32-)+c(AsO33-)>c(H2AsO3-)
L-1的溶液中:c(H2AsO3-)>c(H3AsO3)>c(HAsO32-) B. c(Na+)=0.100 mol·
L-1的溶液中:c(H+)+2c(H3AsO3)=c(OH-)+c(AsO33-) C. c(Na+)=0.200 mol·
D. pH=12.8的溶液中:c(H+)+c(Na+)>4c(H2AsO3-)+c(HAsO32-)+c(OH-) 【答案】BD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