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35: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 B 【解析】

A.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会发现光屏上不能再显示出反射光线,所以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

C. 验证“光路可逆”时只要将激光灯沿着原来反射光线射入即可,不需要用两个激光灯,故C错误; D.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只不过此时反射角也为0°,反射角仍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A 【解析】 【详解】

物体的内能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功;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3.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A 【解析】 【详解】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现成的,不是凝固产生的,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选项A正确.

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R2的总阻值为5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6W

C.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2.1 W D.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为2.5 W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图甲所R=2示电路可知,滑片在a端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时,电源电压U=6V,故A正确;由图示图象可知,当R2=22Ω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路电流:I=U2/R2=U?U1/R2=6V?2V/22Ω=2.2A,定值电阻阻值:R1=U1/I=2V/2.2A=12Ω,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电路功率最大,最大功率:P=U2/R1=(6V)2/12Ω=1.6W,故B正确;P在b端时,电路电流I′=U/R1+R2=6V/12Ω+52Ω=2.1A,此时电阻R1的功率P1=I′2 R1=(2.1A)2×12Ω=2.1W,故C正确; 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P总=UI′=6V×2.1A=2.6W,故D错误.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5.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且乙车运动的快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B 【解析】 【详解】

由“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可知,此题研究的是乙车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欲判断乙车是向后运动的,首先应考虑到乙车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甲乙两车都在后退,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但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故ACD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若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且乙车运动的快,则坐在甲车上的小明会看到乙车正在前进,故B错误,符合题意. 6.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 )

A.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大 B.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 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 B 【解析】 【详解】

A.物体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故A错误;

B.物体在甲中下沉,ρ甲<ρ物,在乙中漂浮,ρ乙>ρ物,则ρ乙>ρ甲,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p=ρgh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

C.若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则甲的密度增大,当甲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当甲的密度大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漂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增大,故C错误;

D.在乙杯中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盐水的密度不断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多,当盐水密度等于物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体重力;当盐水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物体沉入水底后,盐水密度继续减小,物体

排开盐水的重力继续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继续减小.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D错误. 7.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甲、乙两'块凸透镜(f甲?2f乙),在探究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则下列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 【解析】 【详解】

B.等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根据题意知道,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若使用的是甲透镜,则u>2f甲,由于f甲?2f乙,所以当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则一定是u>2f乙,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使用的是乙透镜,即此时u>2f乙,由于f甲?2f乙,所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此时(1)可能u>2f甲,能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可能u=2f甲,则能成一个清晰、等大烛焰的像; (3)可能2f甲>u>f甲,则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综上所述,无论现在使用的是哪种透镜,都不会出现u

8.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铜),关于铁块、铜块的体积V铁、V铜和受到的浮力F铁、F铜的判断,正确的是 A.V铁<V铜 ,F铁>F铜 C.V铁<V铜 ,F铁<F铜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已知ρ铜>ρ铁,由密度公式??B.V铁>V铜 ,F铁>F铜 D.V铁>V铜 ,F铁<F铜

m可知,二者体积关系为V铁>V铜;当二V者浸没在水中时,铁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较大,所以铁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较大.

9.在今年学校举行的第十二届校艺术节汇演中,小梦同学演奏的扬琴独奏《苏武牧羊》,受到全体师生的好评.演奏时,她用竹槌有节奏地敲击琴弦,观众就能听到优美的琴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出优美的琴声的物体是琴弦

B.观众听到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演奏者可以通过琴弦柱调节琴弦的长短来改变琴声的响度 D.优美的琴声对于正在准备复习考研的小飞是噪声 C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琴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的耳朵,从而听到声音,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于弦乐器,可以通过改变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来改变其发声的音调,所以演奏者通过琴弦柱调节琴弦的长短是来改变琴声的音调的,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优美的琴声干扰了小飞的考研复习,属于噪声,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170cm,乒乓球台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是80cm-85cm,故A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题中所给数据大的太多,故B不符合实际;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kg,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A. 【考点定位】常见数据的估测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天气炎热时向地面洒些水可感到凉爽 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jbzx19h4n79c964hjsm5kaxd91bpl00kt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