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多则多干,报酬少则少干。”研究结果表明,持这种工作态度的人在不同年龄组中表现出一定的数量差异。在19岁以下的年龄组中,75%的人持这种观点;在20~30岁年龄段的青年中,持这类观点的人大约占总数的67%。笔者认为,当代日本青年学习工作观念的改变一方面显示出青年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降低,对人生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正日趋淡薄,多数人正变得更为实际,对自我的专注也比上一代人更多。另一方面,青年观念的变化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存在价值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日本传统的旧工作体制表现出极大不满。日本人世代建立的劳动
规范已不能约束这一代青年,企业和公司正失去其旧有的强大凝聚力。
(四)、生活消费观
与父辈相比,当今日本青年对生活的重视程度更高。有关方面1998年的民意检测表明,大约占总数65%的青年持“生活第一”的人生态度,认为“即使是再重要的事也不应干扰个人生活”。尤其是在18~24岁的青年群体中,多数人在生活中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近88%的人认为“个人在生活中应充分显示自身的个性,完全按照个人意愿生活”;而在
45~65岁年龄段的中、老年群体对照组中,持同样生活观念者大约只占总数的38%。
新一代日本人的思想均较为开放,许多人既能保持自身的生活价值观,而对持不同生活观念者又能保持宽容态度。依这代人所见,生活应该是个性化的充分展示,个体有权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方式生活。因此,对于部分与自己生活方式不同者,他们并不视为异己,而是努力与之友好相处。这对于观念保守、恪守传统生活方式的上一辈人来说,却是无法做到的。由于这代青年所持的特殊处世之道,老辈人习惯于将其称作“模糊的一代”。
日本是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即使在经济发达、国民富裕程度较高的今天,老一辈人仍然过着极俭朴的生活。与之相比,这一代人却追求生活享受,讲究无限消费。根据日本消费者协会的有关报告,当今名牌、高档商品的消费者多数为18~35岁的年轻人。事实上,从70年代初起,享乐主义的社会思潮即开始向青年渗透。而随着80年代日本“成熟工业社会病”的日益严重,享乐主义逐渐在青年中占据上峰。尤其是近年来信用卡的流行和西方社会“先使用后付款”消费方式的引进,更进一步助长了青年的消费欲望。部分青年因过度地超前消费而入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