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6:59: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 A. 教师

A . 家庭教育 A .循序渐进 A . 壬寅学制

B.学习者

B. 学校教育 B.教学相长 B. 癸卯学制

C 】

D.教育影响 【 B

A 】

C. 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C

D.防微杜渐

D. 网络教育

C. 教育形式 C. 社区教育

C.因材施教

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5. 一些事例显示,对 “兽孩 ”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A .西欧国家 A .学科课程 A. 演示法

B. 美国

B .活动课程

B.参观法

C.实验法

C.前苏联

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

【 A

A

D .核心课程

学方法是

D. 中国

C.综合课程

D.实践活动法

C.选择功能

8.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

9. 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 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A .个性化功能

B .社会化功能

B 】

D.保护功能

10.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 有意识、 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 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

A.成 长记录袋

B .观察法

的材料进

C. 测验法

D .问卷调查法

,他的哪本书被公认为第一本

1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 C 】 现代教育学著作 《大教学论》

B.《教育学讲授纲要》 D .《爱弥儿》

B.实证教育学派

B.教育媒介

C.《普通教育学》 A. 实践教育学派

A. 教育理论

A 社会环境 A. 顺序性

B 遗传 B.可逆性

12.提出 “教育即生活 ”、 “学校即社会 ”、 “从做中学 ”等重要主张的学派是

C.传统教育学派 C.教学内容

D .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3.以下的哪个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D. 教育目的

14.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C 】

C 学校教育

C.模仿期

D 个体活动

15. 一些事例显示,对 “兽孩 ”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D.关键期

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17. 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阶段,而是涵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C. 职业教育

A 显性课程

D. 普通教育

B .隐性课程

C. 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18. 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户外教育、健康教育等,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属于 1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 .演示法

B.参观法

C.实验法

D .实践活动法

A .终 身教育 B. 义务教育

20.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

A. 诊断性评价

21【 A A. 学校 22. 【

A

“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

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

B.形成性评 价

C. 文字

C.终结性评价

】的出现,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

”其中的评价属于

D. 整体印象评价

B. 教师 D. 劳动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教育任务的确立、教

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具有指导作用。 A. 教育目的 A. 舒尔茨 职业的【 A. 长期性

C

B. 培养目标

B. 保罗 .朗格朗

】。

C. 教学目标

B

C. 杜威

D. 教育方针

】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

23.196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

D. 布鲁纳

”体现了教师

24.《荀子 ·儒效》曰:“四海之内差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之谓人师。

B. 创造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25.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 生的【 C 】。 A .荣誉权

B .人格尊严权

C

C.隐私权

D .身心健康权

26.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 的逻辑程序和结构的是【 A .社会改造主义

】课程理论。

B .存在主义 C.学科结构

】。 D.杜威

】。

D .后现代主义

27. 提出 “学校即社会 ”、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 ”、“儿童中

心”、 “从做中学 ”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的是【 D A .布拉梅尔德

B.布鲁纳

C.卢梭

D

28. 按照选择性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B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C.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等 29.教学艺术的【

B 】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A .情感性 A .批改作业

A. 《孟子·尽心上》 A. 人的全面发展 A. 专业地位 A .综合课程 A .名誉权

B .审美性 B .备课

C.创造性 C.上课

D.科学性 D.课外辅导

30. 【 C】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1.在中国,“教育”二字合用最早出现在【

B. 《学记》 B. 因材施教 B.政治地位 B.校本课程 B.隐私权

3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 33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是【

A 】 C

C

C. 《中庸》

】。

】。

D. 《说文解字》

D. 人发展的顺序

C. 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C. 经济地位 C.德育课程

D. 职业声望

D 】的雏形。

D .分科课程

D .身心健康权

孔子定 “礼、乐、射、御、书、数 ”六门功课教授学生,可以被看作是【

35. 【 C】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C.受教育权

36.按照选择性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

】。

B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D.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等名词解释

1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2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为“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 。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 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3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4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5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6、个人本位论的基本主张:

1)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

2)教育目的在于把

教育制度包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

学习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人的本性,增进人的价值。 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7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

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

这就是人的各方

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8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是按照班级 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规范组织起来的, 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9 课程目标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10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学工作具备(创造性,社会性,复杂性)教学测量与评价是依据一定 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地搜集各种事实信息, 利用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工作及其所达到的效果给予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11 学校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育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3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

讨论,明

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

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对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分析,

确其涉及哪些知识, 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加工和 利用, 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 现意义的建构。 (不知道哪一句是) 简答题

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它表现为两方面 1.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的文档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jo021mp5f4n25q6ny0j2r4yi9c8on003y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