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载脂蛋白A-1(apoA-1)是一种血浆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物质,其含量下降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中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可以参与构成细胞膜 B. apoA-1比多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 C. 动脉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D. apoA-1可通过囊泡在细胞内运输 【答案】C
【解析】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apoA-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apoA-1比多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正确;动脉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C错误;apoA-1是一种血浆蛋白,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借助细胞内的囊泡来运输,D正确。
2. 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 C. “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 D. 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 【答案】A
【解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A错误;卡诺氏液能固定细胞,为控制无关变量,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B正确;“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血浆组作为实验组,C正确;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分别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和狗的血液,进行对照,D正确。
3.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 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 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 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 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答案】B
页
1第
【解析】好氧性细菌的呼吸作用的方式是有氧呼吸,氧气越多,好氧性细菌就越多;NaHCO3稀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并调节pH;没有空气是形成一个无氧的环境,以充分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因此要证明叶绿体有放氧的功能,就要提供一个无氧的条件,以排除空气中的氧气,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条件,还需要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分等,故选B。
4. 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其与细胞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反应,即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以及膜上钙离子载体的增多。细胞膜上钙离子载体数目多少又可由囊泡(膜上含有钙离子载体)来控制,而钙离子能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和2,4-D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后者具有两重性的特征 B. 赤霉素发挥作用后,细胞内会出现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现象 C. 赤霉素可进入细胞核,进而调控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D. 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也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合成的赤霉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赤霉素发挥作用后,会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以及膜上钙离子载体的增多,而钙离子能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该过程中有囊泡的产生,因此细胞内会出现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B正确;由题意可知,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与细胞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反应,因此赤霉素不会进入细胞核,C错误;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乙烯才是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
5.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负反馈调节能消除或降低起始因素产生的影响,所以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属于负反馈;正反馈调节能放大起始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因此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 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页
2第
亲代 子代
实验① 黑身雌性x灰身雄性 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4:3:1 实验② 黑身雌性x黑身雄性 黑身雌性:灰身雄性=1:1 A. 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 实验①中亲代雌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C. 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1/8
D. 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 【答案】D
【解析】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实验①中,灰身雄性:黑身雄性=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雄性中基因型Aa表现为灰身,因此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错误;实验①中亲代雌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B错误;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和aa,Aa:aa=1:2:1,其雌雄配子的种类以及比例都为A:a=1:1,因此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AA:由于灰身个体只出现在雄性中,因此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3/8,C错误;黑身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实验②中后代黑身雌性:灰身雄性=1: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故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因此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在雌性中表现为黑身,在雄性中,Aa表现为灰身,aa表现为黑身,因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认真审题,理清表现型受性别的影响,而且在雌性中,无论哪种基因型都表现为黑身。
二、非选择题
7. 黄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图1中的①~⑤表示发生在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图中lx:勒克斯,为光照强度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页 3第
(1)图1中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__________。过程②的进行除图中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2)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 mg·L-1时,黄瓜幼苗固定的CO2来自__________(填“呼吸作用” “外界环境”或“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
(3)b~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d点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适当遮光可以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发现的真实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2). ATP、【答案】酶 (3). 呼吸作用 (4). 光照强度 (5). 在CO2充足的情况下,d点光照强度更大,光合速率大,而呼吸速率相同,因而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 (6). 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黄瓜叶片屮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解析】(1)分析图1,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确定过程②为C3的还原,该过程需要[H]、ATP和酶等条件,X物质为C3;③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Y物质为丙酮酸。
(2)由图2可知,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 mg·L时,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全部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3)分析图2可知:b~c段曲线不再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但光照强度增大可使曲线上升,所以此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d点与c点相比,CO2浓度相同,但d点的光照强度高于c点,由此说明在CO2充足的情况下,由于d点光照强度更强,因此其光合速率也更大,又因为两者的呼吸速率相同,因而d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
(4)验证适当遮光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可利用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来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8. 为了研究肝组织中一种激素降解肝糖原的效应,对新鲜的肝脏在缓冲液体系中进行了匀浆处理。部分匀浆液被离心,以获得清澈的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然后做下列实验,检测糖原水解酶的量和活性,结果如下: 实验 页
-1
反应混合物 4第
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