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6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17:49: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1

A [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 mol葡萄糖燃烧放出热量1 400 kJ,A正确;B项中反

2应的反应热应为-221 kJ·mol1;醋酸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时吸热,故稀醋酸与稀NaOH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其与NaOH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B、C、D错

误。]

5.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 )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注重资源的循环再生

B [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不属于“开源节流”。] 角度3 中和热的测定 6.

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热为57.3 kJ·mol1)。

--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130 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

--

和热为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

[解析] 实验测定中和热为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热量有散失。此实验中硫酸过量,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使NaOH的量偏多,所测中和热数值不会偏小。

[答案] (1)温度计 (2)a (3)NaOH(aq)+

11H2SO4(aq)===Na2SO4(aq)+H2O(l) 22

ΔH=-57.3 kJ·mol

-1

[或2NaOH(aq)+

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4)b

中和热测定的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3)中和热不包括难溶电解质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等。

(4)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酸或强碱做中和热测定时,测得的中和热ΔH偏大。

热化学方程式

(对应复习讲义第67页)

1.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1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H2(g)+O2(g)===H2O(l)

2ΔH=-285.8 kJ·mol

-1

表示在25 ℃和1.01×105 Pa下,1__mol氢气和0.5__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__mol液态水时放出285.8__kJ的热量。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醒] ΔH与反应的“可逆性”

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反应完全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如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表示在298 K、101 kPa时,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4 kJ的热量。但实际上1 mol N2(g)和3 mol H2(g)充分反应,不可能生成2 mol NH3(g),故实际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判断正误

1

(1)对于SO2(g)+O2(g)

2(2)已知N2(g)+3H2(g)应后,放热为a kJ。( )

(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反应原理如下:

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①1 L CH3OH蒸气与1 L水蒸气反应生成1 L CO2气体与3 L氢气吸收热量49.0 kJ。( )

②1个CH3OH分子与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1个CO2分子与3个H2分子吸收49.0 kJ热量。( )

③相同条件下1 mol CH3OH(g)与1 mol H2O(g)的能量总和小于1 mol CO2(g)与3 mol H2(g)的能量总和。( )

SO3(g) ΔH=-Q kJ·mol1,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ΔH减小。( )

2NH3(g) ΔH=-a kJ·mol1,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

④1 mol CH3OH蒸气与1 mol液态水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与3 mol氢气吸收的热量小于49.0 kJ。( ) [提示] (1)× (2)× (3)①× ②× ③√ ④×

1.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A.Be+O2===BeO ΔH=-564.3 kJ·mol1

21-

B.Be(s)+O2(g)===BeO(s) ΔH=+564.3 kJ·mol1

21-

C.Be(s)+O2(g)===BeO(s) ΔH=-564.3 kJ·mol1

21-

D.Be(s)+O2(g)===BeO(g) ΔH=-564.3 kJ·mol1

2

1 000 g1 000

C [1 kg Be的物质的量为 mol,又因为1 kg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1 mol铍完-=99 g·mol162 7001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kJ=564.3 kJ,Be与氧气反应生成BeO,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e(s)+O2(g)===BeO(s)

1 00029ΔH=-564.3 kJ·mol1。]

2.(2019·昆明模拟)已知:

①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含0.1 mol 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

B.NH3·H2O(aq)+H(aq)===NH4(aq)+H2O(l)

ΔH=-57.3 kJ·mol1

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若反应②中水为气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ΔH2

A [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

正确;NH3·H2O为弱碱,反应中的ΔH>-57.3 kJ·mol1,B项错误;反应消耗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

故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C项错误;D项,水为气态时,放出的热量少,但ΔH大,即ΔH>ΔH2,D项错误。]

3.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NaBH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3.8 g NaB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1 mol NaBH4与水反应时放出216.0 kJ热量,由此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NaBH4(s)+2H2O(l)===NaBO2(s)+4H2(g) ΔH=-216.0 kJ·mol1 4.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N2与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解析] 1 mol N2完全反应的热量为kJ=4Q kJ,

1×25%

故N2(g)+3H2(g)===2NH3(g) ΔH=-4Q kJ/mol。 [答案] N2(g)+3H2(g)===2NH3(g) ΔH=-4Q kJ/mol

5.如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E1-E2=134 kJ·mol1-368 kJ·mol1=-234 kJ·mol1。

[答案]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x(\\a\\al((1)表示特殊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①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同时要注意产物的稳定状态如H2O为H2O(l)),C燃烧生成CO2(g)。,②在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五审”突破热化学方

程式的正误判断, 一审,“+”“-”)―→二审单位)―→三审状态―→

四审数值五审是否

―→KK

对应性符合概念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计算、比较

(对应复习讲义第68页)

1.盖斯定律及应用

(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反应途径 1aAB、AB aAΔH1ΔH2反应热间的关系 ΔH1=aΔH2 ΔH1=-ΔH2 B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6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jt099srjt0vngk58yua7wp9920csk00zt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