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肺炎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氧氟沙星 妥布霉素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细菌性眼内炎
细菌性眼内炎大多发生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前者大多为社区感染,后者大多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有金葡菌或肺炎链球菌,多数为内源性感染;此外尚可为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克雷伯菌属等。
【治疗原则】
1.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前,自前房或玻璃体腔采集标本,做涂片、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2.并非每例眼内炎患者都能明确其病原体,在未确定致病微生物前应给予经验治疗。
3.细菌性眼内炎可能存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因此应当选用可能覆盖病原菌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
4.给药途径有结膜下注射、静脉给药、玻璃体腔注射给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菌药物是治疗重症细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式。如感染不能控制,应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给药。
5.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眼组织的破坏,但应在局部或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后24小时加用。
【病原治疗】
在病原尚未明确前,可参考患者发病时情况及处所,估计其最可能的病原菌,给予经验治疗。在明确病原后,如原治疗用药疗效不满意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玻璃体腔内给药浓度和剂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应达到有效治疗又不能伤害视网膜。需全身给药者,药物的选用参见表4.24。
表4.24 细菌性眼内炎的病原治疗
病原菌
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 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 肺炎链球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宜选药物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苯唑西林 头孢唑啉 头孢吡肟
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妥布霉素(联合)
可选药物
阿米卡星、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联合) 同上 同上
4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阴道感染
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最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病原体80%以上为白念珠菌;10%~20%为其他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治疗原则】
1. 取阴道分泌物作病原体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做培养。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必须做细菌培养,获病原菌后做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如为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如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或先局部用药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后再局部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2. 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糖尿病等。 3.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4. 抗菌药物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因阴道上皮为多层,月经周期中最多达45层,黏膜多皱褶,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应常规在下次月经后再使用1个疗程。
5. 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 单纯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患者应首选阴道局部用药;严重或多次复发性患者应全身和局部同时用抗菌药物;多次复发性患者的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或预防性间歇用药。
【病原治疗】 见表4.25
表4.25 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
厌氧菌或阴道加德纳菌 宜选药物
甲硝唑 替硝唑或 克林霉素
制霉菌素或咪康唑 克霉唑
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用药途径
全身和/或局部 全身
全身或局部 局部 局部 全身
备注
宜单次口服大剂量(2 g) 宜单次口服大剂量(2 g) 宜大剂量、短疗程
念珠菌
宫颈炎
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原是淋病奈瑟球菌(以下简称淋菌)和沙眼衣原体,均为性传播疾病;也可由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引起。
【治疗原则】
1. 急性或慢性宫颈炎怀疑为淋菌或衣原体感染者,应取宫颈管分泌物作显微镜检及细菌培养。涂片找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时,可诊断为淋菌性阴道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可根据涂片中在多形核白细胞内外未见革兰阴性双球菌,高倍显微镜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5个,或油镜下可见每视野多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