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 1 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 5 三、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 ................................. 6 四、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 8 五、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 10
一、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一)人员管理
1. 采取弹性工作、居家办公、错峰上下班等灵活办公方式,降低人员集中度。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2. 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接受体温检测、监测。若体温超过37.2℃,不得进入工作场所,按规定进行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 外地返回员工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防疫要求,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措施。湖北返回人员,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常上班。
4. 引导员工分流乘坐电梯,乘坐人数不超过电梯轿厢最大容量的50%。
5. 工作期间,员工要主动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工作交流。
6. 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控制赴疫区人员。
7. 保洁、保安、食堂、维修等后勤物业服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排班和岗位、区域开展工作,禁止自行调整班次、串岗、跨区活动。工作中在遵守行业规定和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业务要求。 (二)会议管理
8. 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提倡召开电话、视频
- 1 -
会议。确需召开的现场会议,要减少人数、压缩时间,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佩戴口罩。
9. 会议时间每超过1小时,要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茶具用品等要用开水浸泡消毒。 (三)访客管理
10.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公务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2℃以下,方可进入。安保值守人员与访客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控制会客时间。
11.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
12. 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置。 (四)餐饮管理
13. 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 14. 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15. 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
16. 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五)住宿管理
17. 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原则上不安排在地下空间居住。
- 2 -
18. 严格控制住宿人员居住密度,原则上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每个宿舍居住人数不超过6人。
19. 员工公寓或集体宿舍应设立管理卡口,禁止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对员工出入严格进行体温监测。
20. 疫情期间禁止探视访友。必要外来人员,按照访客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登记、体温检测,压缩会面时间。
21. 保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 0分钟,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
22. 住宿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活物品交叉使用,身体不适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23. 公寓和宿舍区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过度消毒和消毒性损伤。 (六)活动管理
24. 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
25. 确需举办的外事来访等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活动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毒。 (七)环境管理
26.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应注意保暖。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消毒。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