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5.6%以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 对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病情危重,抢救机率高,护理量大,属于高风险科室,存在许多护理风险因素。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显为重要。针对这一特点,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认真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突发事件较多,大部分为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并发症多。如年轻护士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文件书写方面存在隐患 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用非医学术语或语法错误,护理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等。
1.3 护患沟通与健康教育方面存在隐患 护士告知内容不够完善或沟通技巧缺乏,造成患者及家属误解和不满,是导致护理纠纷或投诉的主要原因。
1.4 法律意识不强 对各种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如护士执业法、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内容不够熟悉等。
1.5 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停水、停电、吸引器故障、病房地面潮湿,导致患者治疗中断或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等。
1.6 抢救制度方面存在隐患 如抢救药品和器械用后未及时补充处于备用状态,护士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激处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抢救等。
1.7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造成安全隐患。
1.8 医院内感染、环境污染等如消毒隔离措施未落实到位等。 2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2.1 增强护士责任心,加强病情观察 强化“慎独”精神,每天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护士分管床位,注意人员的搭配,要求经常巡视病房,随时提醒护士注意重点患者的监测;指导护士对风险进行预见性判断,进而加强观察。
2.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护理记录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管理者应指导、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分析不安全隐患,共同找出避免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严防护理风险的发生。统一护理记录规范,对记录的内容、格式、表述均进行规范,做到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等现象,护士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及出院患者的护理病历,质控小组成员不定期抽查在院或出院患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