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识,提升学校(幼儿园)在安全事故中的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教育 部办公厅于xx 年2 月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一、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
(一)近年来,针对学生和校园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地震、洪水、火灾以 及交通等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频发,虽然国家在应对种种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 和施救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就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直接伤害而言, 每个个体仍需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救 护能力,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 子们,受特定群体认知范围的局限,造成他们对各类灾害与事故的防范意识不强, 对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的知识知之茫然。指南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实战型应急 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实现了从被动接 受到主动防范的对接,对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
(二)学校幼儿园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师生们从早到晚集中在校园 工作学习。因此,校园本身就属于风险集中之地,当风险来临时,如何使师生有 序逃生,显得尤为重要,故以校园为实训基地,通过经 常性的疏散演练,不仅能 使师生们熟悉校园中的疏散通道位置及疏散方式,以备紧急逃生之用,同时,当
第 1 页 共 1 页
他们在其它人员密集的场所遇到危险时,也会通过掌握的逃生本领迅速撤离现 场,保证生命安全。
(三)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把保证师生们的 人身安全纳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指南针对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工作的计划性,疏散演练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及实施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的防范和 紧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给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从而保证了疏散演练指挥者的正 确指导,也使指挥者通过不断的实操演练,掌握一套熟练 的逃生疏散指挥方法, 为遇到真正需要实施疏散演练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指南提出的基本原则 指南结合疏散演练的实际情况,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及演练的应急性 和实效性,作为演练过程中的几项基本原则。
(一)疏散演练本身是对可预见的、未发生的风险进行的防范练习,只有在 确保生命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实施才有意义,如果演练本身存在很大的风险,或 由于准备工作的不合理与不充分,导致人员风险事故的发生,那么从根本上就失 去了疏散演练的意义。
(二)疏散演练作为应急性很强的操作练习,要求的时间性非常强,没有任 何 风险会等到人们做好了防范准备后才继续扩大,在躲避风险的过程中,人们要 和时间赛跑,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好避险和疏散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 避免风险事故
第 1 页 共 1 页
造成的伤害,所以,在疏散演练的过程中保证时间上的紧迫性,才 能收到更好的演练效果。
(三)要注重少年儿童对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救护能力, 并且在进行疏散演练的同时,结合孩子们平时掌握的救护知识,指导师生们在逃 生过程中实施救护的方法,减少真正遇险时的人员伤亡事故,最大程度地保证生 命安全,是对疏散演练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三、指南对于实操过程的指导 性作用 本指南以国家出台的几项重要的安全事故条例、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为 蓝本,将法规中的条文具体化为富于指导意义的操作指南,从几个方面对疏散演 练的步骤进行规划布置,使这项工作的操作过程落到实处,指南从而成为一 本实用性强的疏散演练工作手册。
(一)指南对演练实操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做出了具体的指导。
疏散演练的准备和实施阶段,是指南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部分,指南 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演练准备阶段的方案的制定、演练的机构组织、人员职责、 宣传教育及实施阶段的避险、疏散、逃生等方法做出了大量 的说明。
1、基于对演练过程中师生生命安全的绝对保障的原则,指南对演练准 备阶段的指导工作非常细致周全,对保证演练顺利开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做出周密 部署。
第 1 页 共 1 页
首先,对演练场所的安全要求。演练场所要通风开阔,没有安全隐患,疏散 通道禁止不畅,教室与实验室、宿舍等逃生出口要禁止堵塞;并对房间门窗及防 护栏等设施的开启方式做出了规范性要求。
第二,落实组织人员职责,提高对演练安全的保障。指南要求建立由相 关校领导负责的演练组织构架,并将组织机构分设成组织协调、宣传报道、疏散 引导、抢险救护等各个小组,分配专人 负责,明确各组分工,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对参与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使参与人员明确疏散演练的步 骤和方法,熟悉疏散程序、信号、路线、顺序等;并且有针对性的组织师生学习 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2、在演练实施过程中,重点对参与者在避险与疏散操作时的方式方法给予 了充分的指导,明确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逃生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避险实施阶段的安全要求。避险过程中,参与者要充分理解信号提示, 听从指挥,根据险情的特点做出相应的避险动作。
第二,疏散实施阶段的安 全要求。风险发生暂停后,参与者要根据指挥信号 从疏散通道迅速撤离,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安全可靠的逃生路径,在实施 过程中要认真严肃地对待并做好
第 1 页 共 1 页
演练,一旦发生踩踏等意外,要知道如何防范, 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发生。
(二)除了对上述实操过程的详细指导,指南中还根据不同教育机构的 特点,从演练的时间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应急疏散演练成为校园日常教育工 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南同时还要求在每次疏散演练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将演练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做出归纳,提升演练效果。
总之,强化校园应急疏散演练管理,完善应 急管理体系,细化疏散预案,开 展经常性、针对性较强的、务实的演练活动,是提高师生遇有突发情况下避险逃 生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应尽的责任。“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各级各类的学校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牢固树立“一岗双责、党政 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意识,全面履行责任,充分发挥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主阵 地的作用,从小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为广大师生的人身 安全、校园的平安有序、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 1 页 共 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