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载体;城市公共空间还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各种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种目标;而且它还是动态发展变化的。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
同济大学赵民教授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赵民,张佶.回到母亲河 重塑滨江城市形象[J].城市规划汇刊,2001(02):6.笔者赞同这一观点。总之,笔者所要研究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城市中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面向公众开放并供市民交往、聚会和各种活动的属于城市开放空间布局中的公共空间。
2.1.3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
1.按公共空间的功能类别分类
可以根据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功能特征和适用现状,结合《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理论,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居住型、工作型、交通型和游憩型四大空间类别。
①居住型公共空间——社区中心、绿地、儿童游乐场、老年活动中心等;
②工作型公共空间——生产型(工业区公园、绿地)、工作型(市政广场、市民中心广场、商务中心广场);
③交通型公共空间——城市入口(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立交桥、过街天桥、地道)、道路节点(交通环岛、街心花园)、通行性空间(商业步行街、林荫道、湖滨路);
④游憩型公共空间——休憩和健身(中央公园、绿地、度假中心、水上乐园)、商业娱乐(商业街、商业广场、娱乐中心)。 2.按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分类
对城市公共空间采用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来分类,有利于对公共空间的现状布局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公共空间组织的布局方法。
①点状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空间实体面积相对较小,形状为团块或类似块体的公共空间,例如分散于城市各地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布局分散面积较小的小型广场,还包括居住区内建筑的外部空间。
②线状城市公共空间的突出特征是呈线型,例如城市的道路系统、河流水系以及呈条带状分布的绿带等。
③面状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的分布较大的块状体,包括山林绿地、综合性公园、大型广场等。
三种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交织、相互沟通共同组成网状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这种体系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布局形式,它以城市具有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和较高拥有量
13
为前提。
2.2 线形景观
站在城市高处,放眼望去,各种形态的物体空间相互交错的排列着,而贯穿其中起着框架和秩序作用的线状性质空间使得整个城市充满秩序感而不显凌乱。如道路、滨河及长条绿化带等空间,它们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连续性,连接着城市中的每个角落,使整个城市处于优雅、和谐的氛围中。沈员萍.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研究——“线性”空间植物造景意境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04.
2.2.1 线的概念
宇宙间有形的事物和种类不计其数,虽形态复杂,但都是以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形组合而成的。金剑平编著.空间·构成·设计[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6.其中线是点移动之轨迹,点与点之间的联结,面的交界、交叉及边沿都能看到或暗示着线。点、线、面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简·雅各布斯就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路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很宽的面。”(美)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n
Cities[M].译林出版社,2006.空间形体的线形有一定的设计含义,能表达一定的情感,使
人产生联想(见图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增订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4.)。
在几何学里,线无粗细;但在造型活动中,线具有粗细宽窄和长度。长度是线的主要特征,只是点移动量的值远远大于点,即可称其为线;太短或过分增加线的宽度,线就可能会变成点或面。线的移动、线的集合,可以成为面;线的疏密排列具有进深感或立体感。线根据其方向的走向可分为直线、曲线;根据其性质还可分为具有节奏韵律的线和杂乱无序的线等等。欧阳吉华.园林艺术中的点、线、面[J].中国园林,1998(03):37-40.
在空间中,我们还可以将感受到的线分为显性的线和隐性的线,路径是人看到和经历到的显线。它可以是立体的,如由连续建筑立面或墙面围合的空间渠道;或者是平面的,如田野上的小道或在自由建筑间的道路。另外,河道、城墙、建筑檐口和树阵等也是人视觉中的显线。而轴线是人在经历中体会到的隐线,由于建筑院落(或广场)位于轴线上,人在行进中需要转折或经历开敞空间,但人可以意识到轴线作为统一建筑和空间的隐线而存在。另外,城市轮廓线是由建筑物(或构筑物)高点联系而成的“空中的线”,空间中的线根据其形式走向,可分为直线(垂直和水平)、斜线和曲线。秦洛峰.城市空间中的线性元素的分析[J].华中建筑,2006(02):111-114.
在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中,有人将线界定为“指道路系统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乡之
14
间与城市之间的绿带等”;而在城市绿地分类中,按形态分线是指长度超过1000米,宽度小于150米的线型绿地;按功能分绿带是指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城市与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杨永胜,金涛编著.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1[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3.
2.2.2 线形空间的概念
城市空间中的线形空间是与点、面相对而言的一种空间形式,从宏观上来讲是指由线界定的空间,即具有线状性质的空间;从微观上来讲是指带状或面状的长条形空间。王芳在她的硕士论文中提出了线性公共空间的概念,认为“线性公共空间是沿线性展开并形成城市景观序列的开敞空间,是与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遗址、遗迹、公园等相联系的人工走廊或沿河滨、溪谷等形成的自然走廊。线性公共空间从认知、生态和形态的角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城市游线,第二类为城市滨河绿带,第三类为城市中轴线。”王芳. 线性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研究——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展示与重构[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9.
也有学者认为线形空间涉及的范畴,可以是一段街区,一条单一的城市交通干线,可以是都市开发片区里与自然要素相结合的城市线性结构系统,或者以通道为主体的线状开发片区,它甚至还可以是城市中呈片断的,但被某种序列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线性”,通过人们的线性移动而加以完成。余颖,黄焰.流动与变化——都市线性空间探析[J].华中建筑,2004(01):74-79.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其中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并与它相联系。Lynch,K..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5-36.上述这种“道路”的范围其实很广,它可以是街道、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另外边界作为两个区域的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是除道路以外的线形要素,这些边界元素虽然不像道路那般重要,但对许多人来说它在组织特征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它能够把一些不同的区域连接起来,比如一个城市在水边或是城墙边的天际轮廓线。Lynch,K..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5-36.
综上所述, “线形空间”这一概念应具备以下要点:
第一,线形空间可以是沿道路、江河水系等展开并形成城市景观序列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城市中的滨水绿带、林荫大道及两侧建有步行系统的休闲性城市道路和商业步行街
15
等。
第二,线形空间可以是城市中呈片断的,但被某种序列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线性”,包含城市中的景观轴线和城市天际轮廓线等。
第三,线形空间还可以是视线走廊或生态走廊。视线走廊即视廊,它在一个线形空间范围内保证视线的通达,使人与自然或人文的景观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生态走廊则是为野生动植物预留的一定宽度的带状通道,在城市中,常常与高压走廊重合。
总之,城市的线形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序列展开的轴线,是人们观察感知城市的主要视角,记载着城市历史,是城市精神与文化的主要外在表现;是连接和展示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外部空间,是组织旅游线路系统、观赏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通道。同时,线形空间连续的景观、延伸的界面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必需的休闲、娱乐、交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市民公共活动空间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线形景观的概念
城市的线形景观是相对于线形空间而言的,线形空间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线形,线形景观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包括街道、滨水带、机动车交通道路、视觉走廊及生态走廊(如表1-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4.
表1-1 城市线形景观类型
Tab 1-1 The Types of Civic Public Spaces of Linear Landscape
类 型 功能活动类型 交通、景观 景观形态 线形空间、围合性弱、视域宽广,动态景观特征显著 线形狭长空间、围合性强、视域有限,人工景观因素变化丰富多彩 线形空间、围合性弱、视域宽广,兼具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 线形空间、视域宽广 组成要素 道路及沿路两侧绿化、建筑等 建筑、人行道、绿化、环境小品等 水体、堤岸、绿化、人行道、建筑等 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地形地貌等 轴线景观 风景观赏 线形空间、视域宽广 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自然风景等 视觉走廊 风景观赏 带状空间、围合性有强有弱、视域或宽广或有限,有明显的景观标志
16
道路景观 机动车交通道路 步行街道 购物、娱乐、休闲、通行、交通等 娱乐、休闲、通行、旅游等 滨水景观 天际线景观 风景观赏 湖泊河流、田野、林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