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司,总资产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型企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林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小区、专业村、专业户形成推广模式,采取农牧户、专业大户、养殖小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规范化、规模化种养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重点产业由分级经营向适度规模协调发展,从而打造一产一业、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逐步实现产。
统部镇是百年小镇,现辖14个行政村(统部村、吉林坝村、水泉村、曹家屯村、两间房村、小井子村、甘珠庙村、五四村、碧流汰村、板石房子村、乌兰沟门村、敖包河村、大马金沟村、水头村),4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14000口人。其中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并以汉族为多数。
统部镇系浅山丘陵高寒山区,周边高、中间低,镇所在地海拔为900米,南北川高为107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温只4℃,年降水量为400毫米。
新林镇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7°56′,北纬43°51′。地处林西北部乡镇腹地,镇政府驻地新合距县城60公里。与锡林郭勒盟的西乌旗毗邻。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508平方公里。
新林镇历史文化悠久。解放初期,新林镇属林西县第五区,1956年撤区建乡,1958年底建新林镇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建为新林镇。全镇现辖11个行政村(毡铺村、新合村、鹿山村、七一村、太平村、五星村、大勿兰村、上升村、八一村、大坝村、湖泗汰村),85个村民小组,5293户,24000人,其中蒙古族395人,满族57人。镇内现存辽代四方城文化遗址,城址内散布大量辽陶、瓷碎片。中勿兰金边堡遗址是金朝兴盛时期为防御外族侵扰而建,始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
- 5 -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新林镇北倚大兴安岭,南靠边墙梁,境内河流纵横,山川绵延,哈什吐林区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发源于克旗天河园乡的巴尔汰河横贯全境。经过多年的生态综合治理,镇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变,荒山变成了青山;荒沙变成了绿洲;山水相映,绿树成荫,焕发出勃勃生机。七一至中勿兰敖包山流域3万亩生态工程被自治区定为生态示范区,境内山峦起伏,川谷纵横,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农业基础雄厚。经过两期六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建设明显改善,农业总产值显著提高。新林镇是全县的产粮大镇,重要商品粮基地,年粮食产量3000万斤,销售额达到1500万斤。14.6万亩耕地承载着新林镇人民的希望,玉米、小麦、谷子是主要粮食作物,油葵、药材、华子菇、甜菜、豆类是主要经济作物。杂粮杂豆品种多、质量好,历年来都被外地客商所青睐。
交通便利畅通。县级公路嘎九线横贯东西,乡级公路隆二线穿越南北,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已成为林西北部乡镇的交通枢纽和农产品集散地。 乡镇工业后劲实足。全镇共有乡镇工业4家,个体工商户310户,宝源锡矿股份公司,永盛大酱酿造厂已成为全镇乡镇工业的骨干企业,永盛商业一条街、新合工业园区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
农牧结合成效显著。走农牧结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己成为全镇人民致富达小康的必由之路。全镇年存栏羊10万只,牛5000头,累计人工种优质牧草3万亩(紫花苜蓿),“以农为主,农牧结合,舍饲圈养,科学养殖”的发展思路使全镇人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已建标准化暖棚暖圈1000处,养殖小区2处,建设面积50000平方米。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土特产品远近闻名。野生动物马鹿、野猪、狐狸、獾子、狍子等在这里生息繁衍;黑桦树、白桦树、天然榛柴、
- 6 -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锦鸡儿、柞树均有分布;山杏、松子,草蘑、树蘑、山梨、榛子、山韭菜、野葱、婆婆丁、酸不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主要矿产品有铜、铁、锡、萤石、红柱石、钨、金等。本地特产黄豆酱是自治区优质产品,产品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经长期发酵而成,质优价廉,饮誉区内外。 1.2 调查区域范围和工作量 1.2.1 调查区域范围
我公司本次调查区域主要为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所辖区域; 1.2.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标准,按照地籍调查有关规范,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按土地总登记模式,采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林西县境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调查、确权登记发证,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库建设。
采用解析法对农村牧区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属、位置、界线、面积、用途、地面附着物等状况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利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输出宅基地使用权或集体建设使用权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图、宗地图,经权属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公告后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进行登记发证。 (1) 测区范围内基础控制测量。 (2) 建立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数据库。
(3) 权属调查:包扩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2个区域内的农村牧区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分宗(户)地调查,调查成果达到登记发证的目的。 (4) 实测界址点:实地权属调查中确定的所有宗地界址点、地籍要素等必须进行100%测量采集。
(5) 农村宅基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严格按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 7 -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TD/T 1015-2007)等技术标准要求,对测量成果(包括本次调查成果和历史成果)进行数据的转换、编辑、建库,包括地形、权属、地类等信息,数据库内容、数据的分层与编码、库体结构等均应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规定和用户指定的地籍信息系统的需求。以地形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国图软件定制模板,设计地籍数据库结构,录入界址点、线,录入调查区域内所有土地登记资料,建立地籍调查权属及数据库等。 (7) 成果整理与三级检查。
(8) 协助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完成农村牧区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发放。
1.3 分阶段实施计划
整个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开展:
第一阶段: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外业调查;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30日前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数据库、登记发证数据库建设及土地登记发证资料及土地证书制作工作。
2.技术路线
(一)技术路线
1、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资料)“3S”等高新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及新的作业方法,开展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为内容的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健全、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权属调查工作,对调查区范围内的每宗地实地进行权属调查,确定宗地的坐落、权属、面积、界址、用途等。
- 8 -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