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复习学案
【本章网络构建】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方法整合】 方法一 巧辨内环境的成分
典例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淋巴、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B.抗体、胰岛素、细胞液、氨基酸 C.血浆、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D.胃液、葡萄糖、激素和有氧呼吸酶 方法链接
判断某种成分是否为内环境成分的方法
(1) “对号入座”法: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及淋巴中的一切物质均可看作内环境成分。如: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分、尿素等。
(2)排除法: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可依此排除。
①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有关的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②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膀胱、子宫等)中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③动物体内不可能含有的成分,如纤维素等。 迁移训练
1.人体血浆中不具有的物质是( )
A.乳糖 B.Ca C.尿素 D.性激素 方法二 巧解内环境示意图
典例2 右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进入A、B、C
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结构,①
2+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方法链接
示意图的最大特点是文字图形化,即将题目中的信息蕴含在生理结构图中。解答此类题,要认准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然后综合分析、挖掘示意图的内涵与外延,将图形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准确地用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完成“图→文”转化。最后,一定要将“对图形的认识”与所学的基础知识、原理进行印证,以判定“图→文”转化的正确与否,以及各选项的真伪。 迁移训练
2.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
(3)图中a~d,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
(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________,b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 巧算物质出入内环境各部分时的穿膜层数
典例3 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和5的成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无机盐的含量上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 方法链接
计算某物质运输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时,首先要掌握具体的运输途径,然后要知道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都是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物质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2层细胞膜,而每层生物膜应包含双层磷脂分子,即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下面以O2由肺泡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及葡萄糖由小肠肠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为例,分析跨膜层数的计算。
(1)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分子的跨膜层数分析
肠腔中葡萄糖分子→跨越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跨越小肠绒毛周围毛细血管壁入血浆――→组织处毛系统细血管→跨越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组织细胞,共跨越三层细胞及一层细胞膜(共计7层生物膜,14层磷脂分子)。
循环
完成
(2)O2由肺泡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时的跨膜层数分析与葡萄糖分子不同的是:①O2进入血浆后,需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且出血浆时需先与红细胞分离;②O2进入组织细胞后,还需进入线粒体方可被利用。 迁移训练
3.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透过的细胞膜的层数是(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方法四 巧辨内环境稳态实现的条件
典例4 下列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活动是( )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散热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方法链接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组成成分或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2.细胞内液中成分的增多或减少、理化性质的改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3.通过呼吸道、肺泡腔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尿道、汗腺导管排出水和无机盐,虽然通过了人体的外界环境,但都维持了内环境气体、水和无机盐含量的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第2章复习学案
【本章网络构建】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规律方法整合】
方法一 巧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