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当一块固定规格的位置引导牌容量不够时,可以在旁边并列一块或数块相同规格的位置引导牌。 ⑥:在儿童就医区域内,可以按照儿童的特点另类处理。 ⑦:位置引导牌中的文字与背景要有足够的色彩对比,应采用常用字体且字迹清晰。在同一类引导牌中,字体应相同。字体大小应具有一定体量,使行人易于辨认。
2、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
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是指用图形的方式形象地表述楼层平面各区域具体位置的标识牌,它是位置引导牌的补充。它能从一个形象、视野完整的角度指引行人到达目标区域,同时也为行人提供了所在地的坐标。
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中的楼层平面表示方法,可根据需要采用鸟瞰图、轴侧图、剖面图及平面图。不管采用那种图形,我们建议采用如下规则: ①:楼层分区的颜色应和该区域的标识色彩相一致; ②:应明显标出该指示牌在图中的对应位置; ③:在图形旁边应有与图标相对应的位置索引及文字描述; ④:在关键部位可以用发光等手段以引人注目; ⑤:应重点注明消防通道的位置及走向。
我们建议在每一个楼层、每一个分区及每一个枢纽地带,均最少设置一个楼层平面指示牌。
3、门牌:
门牌是使用最多的一类标识牌,要求每一个门必有一块门牌。门牌上应包括如下信息: ①:该房间的功能及用途; ②:该房间的编号。
在有些房间门上,还应有另外的门牌表达以下信息: ①:该房间的使用者,如某某主任医生(Senior Consultant)、 医学博士(M.D.)等;
②:该房间的开放时间。
限定通行级别的门牌(如:非工作人员不得如内)及警示性门牌(如:此房间内为放射性区域)等要由医院的管理机构提出或由有关监管部门审核颁发。
门牌在设计时应考虑其内容的可更换性(如:房间使用者、开放时间等),可在局部采用如抽取式等更换形式。
门牌一般本身不自带光源,识别环境靠自然采光或公共空间照明。一些特殊的门牌(如:紧急出口)应自带光源且在停电时有UPS电源支撑。
门牌的制作应相对统一,在门牌上应体现该区域的引导标识色彩。如果一扇门上有两块门牌,如采用并列方式,那么有房间编号和指示房间功能的门牌应该在左边;如采用垂直排列方式,那么有房间编号和指示房间功能的门牌应该在上方;
一些公共设施的门牌,如洗手间,可以按国际惯例采用通用图形标识,但我们建议要辅以中文文字。
4、设备指示牌:
在现代化的医院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设备设施出现在对病人开放的公共区域内。在这些设备设施中,有的需要病人能独立操作使用(如:呼叫器、浴室内残障人士辅助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有的需要病人了解以缓解心理压力(如:正、负压及氧气插孔等)。这就需要在相关部位安放设备指示牌。
这些设备指示牌在文字和形式上都应有别于过去作为管理用途的设备指示牌,在设计上应考虑如下几点: ①:描述设备用途的文字应表述清晰,如须有医护人员陪同使用或其它使用限制的需清楚注明; ②:需要几个步骤操作的应有文字或图示说明;
这类标牌由于空间的限制很难提出完整的规划,在设计时要根据环境统筹考虑。
㈢ 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传统的公共环境引导系统里又引进了电子显示和多媒体技术。
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彩色及单色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语音信息接受器等。
在医院环境中,我们试图为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作如下规划: ⑴:在每一个门诊单元的护士站一侧的墙面上,设置一个单行电子显示屏,利用滚动或静止的文字来引导就医者就医。 ⑵:在中央大厅设置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除了可以发布公告、播发广告、致辞或传播其它商业及医学科普等信息外,还可以介绍楼内的各功能区,引导就医者接受各项服务。 ⑶: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关键部位,设置电子触摸屏。利用互动式的多媒体方式进行人机对话,使就医者主动方便的查询楼内的各项设施、方位及到达所查询目的地的路径。 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毕竟属于高成本的引导系统,在布点上要与医院规划及管理人员反复讨论,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无障碍引导系统: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和方便残疾人活动,在医院这以特殊环境中,无障碍引导系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对普通人没有危险的地方,在特殊情况下(如火灾等)对老年人和残疾来讲,就有可能成为一种障碍,或不能简单通过。有可能造成受伤甚至丧失生命。因此,无障碍引导标识不但要告诉使用者那里可以通过,还要警示那里不可以让老年人、残疾人通过。
在无障碍引导系统设计中,应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容易听到声音的诱导。因警笛警报不易听到,有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用醒目的文字告之为好;
2、 不愿意向他人多打听,复杂的地方要有人员向导;
3、 总有不放心的感觉,总想反复确认。因此,在每一个路口都需要设置导向标识; 4、 轮椅使用者视点较低,过高或过低位置的小字不容易看到;
5、 在轮椅不能通过的路段,要在路口设置预告标识并在相应的导向图上标示清楚; 6、 轮椅可以使用的厕所,要有明显的引导标识;
7、 对全盲者来说,需要提高声音、脚感(地板的变化、点字砖等)、手感(扶手、浮雕文字、有凹凸的地图、点字盲文等)来导向
8、 对弱视者来说,文字要大、明暗分明。对标志要有照明; 9、 色盲、色弱者对色彩的标记难于辨认。 然而,即使遵循了某些规律,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引导标识时仍然会有很多困惑。比如:对于视力较弱的坐轮椅者来说的最佳设计可能会给失去部分视力但能走动者带来不便。 因此,在无障碍引导标识设计中,要同时考虑高带和低带两类标志安放位置。
在当今医院的公共环境设计中,还没有一套成功的方案能引导失明者无障碍的自由行走,可行的办法是靠声、光和触觉进行提示。
已经有一些特殊的引导标识产品在国外医院中使用。在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眼耳科医院,刻着布莱叶盲文的塑料板条被镶嵌在扶手的内侧。失明者可以通过触摸来获取导向信息 。
在医院环境内,我们在楼梯间、电梯口等关键危险部位的地面还应考虑采用起到警示失明者作用的凸起式感触圆点。
在有些部位要采用闪烁式诱导声装置灯,用综合办法提供引导。 目前,国内也正在建立和完善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对导向标识的标准做了较详细的规定。
医院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需要我们今后在设计实践中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医院环境标识体系和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