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的收缩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EVA融化前后的尺寸变化比例。收缩率对于组件的影响比较大。收缩率分纵向和横向,一般要求纵向(MD)<4%;横向(TD)<2%,但是实际使用中越小越好。收缩率偏大会造成EVA层压之后容易造成电池片移位甚至引起电池片碎裂。 其他:
由EVA引起的质量问题,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EVA存放环境不合理,使之吸潮或者受热软化,引起组件气泡;吸尘造成脱胶等。 B、背板
与背板有关的层压质量问题主要是背板褶皱,背板凹坑。自身原因与其收缩率以及其自身属性有关;其他原因包括EVA,高温布等。背板的伸缩性主要影响组件生产环节当中的层压环节,伸缩性大的背板在层压过程中会带动EVA 收缩,引起电池片移位甚至并片造成电池片碎裂,对于伸缩性大的背板,建议在层压时正反面均铺一层垫纸,对背板进行保护。
背板的机械强度对于层压也有影响,我们使用的伊索TPT2442背板,材料相对较硬,厚度为35微米,比其他厂家32微米的背板要厚,导致层压机抽气后真空度达不到要求,组件出现大量气泡,即使将层压机的真空度参数调整到最高也无法达到要求,后经调查,为真空泵距离层压机过远,导致抽真空的负压较低,后更换产线,使用层压机与真空泵距离较近的设备,层压问题才得以解决。
17
真空泵与层压机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会影响真空度
C、焊带
焊带引起问题主要为汇流条弯曲。汇流条之所以会弯曲一方面是使用过程中,汇流条本身不平整,造成层压后弯曲,形成背板凸起,影响组件外观。
(六)
装框
层压后的组件为了增加组件强度,进一步密封组件,保护组件延长使用寿命,需要给组件安装铝边框,
首先要检查:
(1)铝边框的长度、角度、安装孔的位置是否应符合要求;
(2)铝合金边框氧化膜应无破损、脏污,一般铝边框原材料来料时外层会包裹一层塑料膜,装框时尽量不要将塑料膜撕除,可以起到保护铝边框的效果;
装框时:
(1)在长短边框的凹槽中均匀地注入硅胶,需要注意胶量的控制,要保证硅胶在装框后能够完全包裹层压后组件玻璃背板的侧边,但又不得溢出过多,使硅胶在背板上有过多残留。
18
自动注胶机
(2)将待装框的组件放置在装框机上,将组件放入固定的铝边框槽内,自动装框机对边的两条铝框挤压到位。自动装框机虽然装框速度较快,但是需要精准的将组件侧边压入铝边框的凹槽内,位置稍微有偏差在挤压时就会撞裂玻璃,发生爆框,爆框一旦发生,说明自动装框机参数错误,后续的组件都会爆框,必须停线调整,影响后道工序和出货进度,还会造成前道工序的半成品的大量积压。
(3)装框好组件还会有毛刺和边角,需要用锉刀去除边角毛刺。监造时需要用塞尺、直角尺、卷尺等工具检测接缝大小,错位、边框对角线误差和90度角误差等数值,组件合格则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则需调整装框机,保证组件的尺寸规格满足要求;
19
装框后密封胶处理还分为溢胶和补胶工艺:
溢胶工艺
溢胶指在装框时采用较多的胶量,使得铝边框与组件侧边挤压时自然溢出,将背板与边框之间封死,不需要人工进行打胶,但是工艺较难控制,特别是溢胶所需的胶量,如果胶量过少,则会出现缺胶和空隙,使得组件无法完全密封;如果胶量过多,会出现翻胶,影响外观甚至溢出到玻璃表面,溢胶工艺需要大量的试验和调整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现在并非所有产线均能做到溢胶完整,外形美观。但溢胶可以节省工序,而且产品一致性较好,如果产线的溢胶工艺成熟,推荐使用溢胶工艺。
补胶指将装框后的背板与边框之间的缝隙人工补打一条硅胶封死,达到隔绝空气水分的作用。因为补胶工艺需要人为操作,补胶的质量对补胶工具与工人操作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
补胶工艺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