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解答】解:
(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四、计算题
33.据报道:石家庄到北京的“京石高铁动车”铁路,将在今年底前竣工通车.通车后,北京与石家庄之间将实现铁路公交化.据悉石家庄到北京的距离约280km,现在的动车运行时间是2h15min.求:
(1)现在的动车平均速度.(得数保留整数)
(2)通车后,高铁动车的行驶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按这速度计算,求从石家庄到北京需用多长时间.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 (2)已知路程和速度,根据v=变形计算所需时间. 【解答】解:(1)t动=2h15min=2.25h, ∵v=,
∴现在的动车平均速度: v动=
=
=124km/h;
(2)∵v=,
∴从石家庄到北京需用多长时间: t高=
=
=0.8h=48min.
答:(1)现在的动车平均速度124km/h; (2)从石家庄到北京需用48min.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的单位换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易错点).
25
3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
(1)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障碍物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海底障碍物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S=vt即可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2)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它的波长很长,人耳无法听到次声;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 【解答】解:(1)∵发出信号遇到海底障碍物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 ∴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 t=×0.6s=0.3s;
则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30m/s×0.3s=459m;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459m.
(2)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风暴是否来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波及其应用、次声波及其危害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提高分析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