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按图3-1接好所有连线,将应变片接入电桥,参考实验一步骤4。
4.移动千分尺向下移0.5mm,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移动千分尺向下移0.5mm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向下移动5mm,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3-1。
表3-1 位移(mm) 电压(mV) 0.5 1.0 1.5 2 2.5 3 3.5 4 4.5 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5.实验结束后,将千分尺向上旋转,使悬臂梁恢复平直状态,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出电压—位移曲线,并计算其线性度。 2.比较单臂、半桥、全桥三者的特性曲线,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别。 特线曲线越来越趋近线性 六、思考题
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答:可以 七、注意事项
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十一 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霍尔传感器、测微头、电桥、差动放大器、电压温度频率表、直流稳压电源(±4V) 三、实验原理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其中KH为霍尔系数,由霍尔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当通过霍尔组件的电流I一定,霍尔组件在一个梯度磁场中运动时,就可以用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将悬臂架上测微头向下移动,使测微头接触托盘。按图11-1接线(将直流稳压
电源的GND1与仪表电路共地),输出Uo接电压温度频率表。
2. 将“差动放大器”的增益调节电位器调节至中间位置。
3. 开启“直流电源”开关,电压温度频率表选择“V”档,手动调节测微头的位
置,先使霍尔片处于磁钢的中间位置(数显表大致为0),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 分别向上、下不同方向旋动测微头,每隔0.2mm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
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11-1。 表11-1。 X(mm) U(mV) 2160 1730 1330 930 580 0 -1310 -1530 -1760 -2200 -2560 1.0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0
图11-1 霍尔传感器位移接线图
五、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作出U-X曲线。
实验十六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电压温度频率表 三、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1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1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1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2.
将千分尺下移,使其与托盘相接触,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16-2所调节光纤传感器的高度,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光纤将“差动变压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增益调节电位器调到中间位置。将“电压放大器”输出端接到电压温度频率表(选择U),仔细调节调
示,光纤分叉两端插入“光纤插座”中。探头对准不锈钢反射面。按图16-3接线。 传感器。
3. 4.
打开直流电源开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