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所以:写景;写人;抒志(板书) 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什么笑? 笑什么?进行我与周瑜的对比。 (周瑜高雅洒脱, 春风得意, 二十四岁做中郎将, 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 其中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1080年谪居黄州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低谷。 词写于1082年,再根据苏轼的年表进行核对,我们得知1080年谪居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是他创作这首词的日期。“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相当于 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ppt】苏轼的写作背景 多情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大半生忠君报国、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的概括, 而本词主体部分对历史宏阔的回顾与想象恰恰是这种“多情”的浪漫寄托 可否把“多情应笑我”改为“失意应笑我”? 【ppt】《到黄州谢表》结尾 “贪恋圣世,不敢杀身;庶几余生,未为弃物。若获尽力鞭棰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指天誓心,有死无易。” (前文感激皇帝的不杀之恩,对自己的罪过深深自责,并表示要痛改前非) 苏轼并没有真正走向意志消沉和超然物外。 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因此,对多情的笑中,有自嘲,却也包含了无愧无悔的自许,苏轼常正面使用“笑”二字,“多情应笑我”的潜在含义也是肯定性的,是与潇洒超迈的“千古风流人物”同气相求的人生境界。 【ppt】苏轼之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如何翻译 苏轼为何要去祭奠江月?想象当时他是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说说看。(小组讨论) (江水洗尽了“千古风流人物”的形体,而其功绩却感召后人,找寻赤壁战场、追怀英雄豪杰。) 满庭芳 苏轼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我;倒装句;自嘲。 多情之中,是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对自己壮志未酬的叹息。 不可,学生畅所欲言 人生好似一场梦,且用一杯酒祭奠江上之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虽是赠人,亦为自况:人生像大江东去一样“逝 者如斯夫”,但愿也能与千古不息的长江同在, 即达到超越肉体生命的精神永恒。) 赤壁怀古的理趣,恰恰在于它不仅有传统怀古诗词由古及今,由人及己的特点。 更形成了由江山及豪杰,借豪杰抒己志,放己至于江月,这样一个人与宇宙相融合的循环。 既然是人间如梦,就别在为梦忧愁。苏轼用短短几句词,诗意地触及了关于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折射出他通脱旷达的生命观。 【ppt】王国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江浪淘尽英雄,东坡还酹江月,这种水与月的意向,是不是很熟悉? 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但我们应该 看到, 这种感伤被他旷达的生命观中被冲淡了,是伤而不悲,叹而不颓唐的。 齐读诗歌,结束学习。 作业: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设计: 回忆《前赤壁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背诵《前赤壁赋》“逝者……而又何羡乎?”选段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 旷达 月 叹壮志未酬 大江赤壁 故国神游,笑我多情 渴建功立业 水 风流周郎
驚 纳小乔建安三年 (公元198年) 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1080 乌台诗案1082 东坡居士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