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9:5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 共三课时

设计 张丽梅 史晓波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3、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第一课时 学习《十五从军征》、《诉衷情》 一、课前预习 1、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 2、搜集有关《诗经》、乐府、绝句、律诗、词的常识;了解“风、雅、颂、 赋、比、兴”。 3、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两首诗词的重点字词: 2、两首诗词的名句: 3、两首诗词的朗读停顿和感情基调: 4、自由朗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三.朗读展示,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 四.品读鉴赏,领会诗情。 1、两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分别是: 2、品味鉴赏两首诗词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诗句: 3、把两首诗词中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或感悟的诗句写下来,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鉴赏:

五、学生小结 当堂检测

1、 背诵、默写两首诗词。

2. 给下面字注音。 冢( )窦( ) 雉( ) 羹( ) 贻( )戍( )貂裘( ) 3、理解性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2)《十五从军征》中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 (3)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的句子是 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

(4)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

5、下列选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

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B、一、二句以明月,关塞起笔,看似写景,都写出了自秦汉以来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 C、三、四句点明主旨,希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军戍守边疆,讥朝廷用人不当。D、诗人表达了对戍边士卒极大的同情,并希望象“飞将军”一样杀敌立功。

6、对理解《十五从军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描写一个服役65年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满目惨况的悲剧境遇。

B、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人的凄零;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从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C、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D、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饿沉重苦难。

7、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年”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早年的从戎生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

C、“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 D、“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第二课时

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满江红》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诗词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3、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一、课前预习

1、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5、两首诗词的重点字词:

6、两首诗词的名句:

7、两首诗词的朗读停顿和感情基调:

8、自由朗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三.朗读展示,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 四.品读鉴赏,领会诗情。

1、两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分别是:

2、品味鉴赏两首诗词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诗句:

3、把两首诗词中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或感悟的诗句写下来,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鉴赏:

五、学生小结 当堂检测

1、背诵、默写两首诗词。

2.给下面字注音。 万兜鍪. 秋容如拭. 侬 蛾.眉 莽.

红尘 3、理解性默写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的句子是 (2)、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 《满江红》

(1)、表现作者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的诗句 (2)、表现作者不甘雌伏的巾帼豪情的诗句

学习《朝天子咏喇叭》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诗词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3、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一、课前预习

1、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3、本首诗词的重点字词:

4、本首诗词的名句:

5、本首诗词的朗读停顿和感情基调:

6、自由朗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三.朗读展示,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 四.品读鉴赏,领会诗情。

1、本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分别是:

2、品味鉴赏本首诗词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诗句:

3、把本首诗词中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或感悟的诗句写下来,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鉴赏:

《公输》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 共1课时

设计:张丽梅 史小波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

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3、给加黑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 禽滑.厘( ) 短褐.( ) 麋.鹿( ) 楩. 楠 (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字音、重音与节奏。

3、教师指导朗读,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4、理清行文思路: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提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哪几个步骤?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并找出自己的疑惑。

我的疑惑:

当堂检测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并整理出本小组

内的疑惑。我们组的疑惑:

五、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墨子是怎样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2、墨子在说服公输盘和楚王时,采取了什么方法?

3、公输盘最终是用什么逼楚放弃攻宋的?本部分你想到了一个什么成语?

六、总结升华:

思考、交流: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八、当堂检测

1、给加黑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

之器( ) 禽滑.厘( ) 短褐.( ) 麋.鹿( ) 楩.

楠 ( ) 2、解释加黑点的字词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3)胡不已.乎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5)虽然.________ (6)以.

牒为械________ (7)待楚寇.

矣________

(8)虽杀臣,不能绝.

也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此为何若人? 五、学生小结

1、背诵、默写《朝天子咏喇叭》

2、理解性默写

(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 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 3)写出喇叭“吹”之恶果的句子是 4)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5)用抒情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搜索更多关于: 第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 的文档
第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kyf15cqh879ew90p2q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