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1 力与平衡-题库教师版最完美的收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4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力与平衡

考试要求

内容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略高要求 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问题 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较高要求 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较复杂的力学问题 基本要求 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区分矢量与标量 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知识点睛

知识点1 力 1.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三要素:要想对一个力有完整且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要明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

要素),另外,还要明确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力的基本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瞬时性、方向性、独立性、积累性. (3)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

以上七种常见力都是性质力,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还可以根据其作用效果进行命名,如阻力、动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效果力.

2.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量.

(2)重力的大小:G?mg(g?9.8N/kg)

g与地球密切相关,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g的大小是不同的.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①应用:铅垂线

②注意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决定因素——质量分布和形状.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均匀细直棒、均匀三角形、均匀球体、均匀圆柱体、均匀长方体等). 物体重心位置可由实验法确定:悬挂法,平衡法.

3. 弹力

(1)形变及其种类:①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

力与平衡 题库 page 1 of 28

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②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2)弹力的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大小:①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kx.②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利用力学规律来计算(平衡条件、

牛顿运动定律).胡克定律仅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升或压缩形变. (4)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或截面)垂直,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轻绳:弹力方向沿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

轻杆:与轻绳不同,轻杆的弹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点和杆:弹力垂直于杆

点和平面: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

点和曲面: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曲面的切面 面和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球和球:弹力沿两球球心连线 (5)判断弹力有无:

①消除法:去掉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看研究对象能否保

持原状态,若能则说明此处弹力不存在,若不能则说明弹力存在.如图:球A静止在平面B和平面C之间,若小心去掉B,球静止,说明平面B对球A无弹力,若小心去掉C,球将运动,说明平面C对球有支持力.

②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若平面B和平面C对球的弹力都存在,那么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不再平衡,故平面B的弹力不存在,平面C的弹力存在. ③替换法:用轻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可以,则杆提供的是拉力,如果不能,则提供支持力.

4. 摩擦力

(1)产生:①相互接触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

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大小

①滑动摩擦力:F??FN,?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的大小无关.FN表示压力大小,可见,在?一定时,F?FN.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0?F?Fmax.静摩擦力的大小与FN无关,最大静摩

擦力的大小与FN有关.

(3)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在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的条件下,可使用下列方法

①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则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

②反推法: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分析推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精讲

基础题

【例1】 下列几组力中,都按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A.重力、浮力、摩擦力 B.弹力、压力、分子力 C.重力、分子力、磁力 D.支持力、摩擦力、拉力

【答案】 C

【例2】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力与平衡 题库 page 2 of 28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称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或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作用在重心上

D.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就在其几何中心

【答案】 AD

【例3】 (2006江苏卷)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答案】 D

【例4】 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答案】 ACD

【例5】 如图所示,某球用A、B两根绳悬挂起来,若A绳竖直且A、B两绳的延长线都

通过球心,球受几个力(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答案】 B

【例6】 在图所示的各物体A上画出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此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

【巩固】 请在下图中画出静止的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甲图:杆靠在墙上;

乙图: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丙图: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

丁图:点1是球的重心位置,点2是球心,1、2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答案】

力与平衡 题库 page 3 of 28

【例7】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则(驱动轮在后)( )

A.前、后轮受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 B.前、后轮受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答案】 D

【例8】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答案】ABCD

【例9】 如图所示,物体P、Q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P、Q与地面间的最大静

摩擦力都为fm?6N,两物体的重力均为10N.(1)若用水平力F?5N去推

物体P,这时P、Q各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1、f2为多大?(2)若水平力F?10N,则情况又如何?

【答案】 (1)f1?5N,f2?0(2)f1?6N,f2?4N

【例10】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完全相同,且各接触面不光滑,现用水平力F

拉B,三物体仍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B.B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C.A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 D.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与F相同

【答案】 D

中档题

【例11】 如图所示,一饮料杯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

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解析】 由于杯中水不断流出,剩余水的重心不断下降,而杯的重心不变,故开始

一段时间内,两者共同的重心将下降;当水流出一定量以后,剩余水的重心继续下降;当杯中水即将流尽时,水的重心在最底层,但水的质量很小,两者的重心位置接近于杯的重心位置,故重心先降后升.正确答案为D.

D【例12】 把一盘放在地上长为l的匀质铁链向上拉起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

升高了多少?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到使

A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面时,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解析】 当铁链盘放在地面上时,重心位置在水平地面上.当铁链刚好拉直时,

l重心位于铁链的中心,即重心升高了.连接bD,Ac,交点为F,d2此点为重心位置.过F向底面引垂线交底面于E点,过F向bc棱引

a2ll垂线交bc于H点.由题意可知EF?,FH?.因此,重心位

22小孔CBFcEbH力与平衡 题库 page 4 of 28

1-1 力与平衡-题库教师版最完美的收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kzos0mfnr3qhty4wka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