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③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横断图
二次衬砌
- 35 -
喷混凝土拱部超前支护 系统径向锚杆钢架Ⅻ钢架未示全12311Ⅻ6~8隧底填充仰 拱初期支护边墙墙角线10~15405~105~10三台阶临时仰拱工法工序纵断面隧底填充
Ⅳ
ⅣⅣ拱墙一隧底次衬砌填充边墙基座初期支护之喷混凝土3216~810~15 10~15 10~15 三台阶临时仰拱工法工序平面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说明:
(1)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b、开挖1台阶阶;c、施作1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锚(管)杆;d、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底部架立临时钢架封闭,则在掌子面喷10cm混凝土封闭。
(2)上台阶施工至适当距离后,开挖2部台阶,接长钢架,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及封底,参照工序①进行。
(3)a、开挖3部台阶,及时封闭衬期支护。参照工序②进行;b、灌注该段仰拱;c、灌注该段隧底填充。
(4)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7.6.3.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要求
(1)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如有超前支护等辅助施工措施,应首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完毕,再开挖。
(3)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4)锁脚小导管可根据需要设置,以确保下台阶施工的安全。
(5)各步台阶一次开挖长度宜控制在2m~3m之间,第 3 部台阶开挖后仰拱应紧跟。 (6)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
- 36 -
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7.6.4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7.6.4.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6-4-1。
施作仰拱填充 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 施作仰拱 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 否 断面检查 满足 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围岩稳定性评判、 修正支护参数 超前支护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施作初期支护 测量放样 图7-6-4-1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
7.6.4.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序及步骤: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步骤见图-1,开挖透视图见-2,施工工序见图-3所示。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为3~5m,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37 -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6步,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为2~3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7.6.4.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初期支护: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初期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管)、钢筋网和钢架等组成,各部分联合受力。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以保护围岩的自然承载力,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6-4-3。
施作系统锚杆,挂钢筋网 安装钢架 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 开挖 清理岩面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量测数据分析、反馈
图7-6-4-3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 3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