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套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B )的任务,并取得最大效果。
(A)教学 (B)教养和教育学生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知识传授
57、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的思想,与分析性思维相比,他更加突出了( B )。 (A)发散性思维 (B)直觉性思维 (C)演绎 (D)归纳 58、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B )。
(A)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 (B)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知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 (D)知识、分析、理解、应用、综合、评价
59、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结果包括言语学习、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C)。 (A)知识 (B)情感 (C)运动技能 (D)直觉思维
60、罗杰斯提出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显著特征是有洞察力、有创造性、( C )和有选择性。 (A)有记忆力 (B)有求同性 (C)有建设性 (D)有想象力 61、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中,传统的智力测验能够测出的智力是( C )。
(A)实践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 (C)分析性智力 (D)人际交往智力 62、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 A )。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罗杰斯 (D)加涅
63、多元智力理论是( C )提出来的,反映了对传统智力的批判。 (A)比纳 (B)斯腾伯格 (C)加德纳 (D)高尔曼 64、在下列各类智力中,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范畴的是( C )。
(A)分析性智力 (B)实践性智力 (C)自我反省智力 (D)创造性智力 65、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提核心的教育观念,主要评价学生的( B )。
(A)理解能力 (B)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C)应用能力 (D)创造能力 66、认识和对环境中各种物种、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是( B )。
(A)逻辑数理智力 (B)自然观察者智力 (C)人际—交往智力 (D)个人内省智力
三、多选题
1、以下那些说法属于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思想?( AB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BD )。
(A)循序渐进 (B)学思结合 (C)长善救失 (D)启发诱导 3、《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它们是(ABCD)。 (A)善喻 (B)及时施教 (C)循序渐进 (D)长善救失
4、朱熹提出的相当有效的教育方法是(BCD)。
(A)知行并进 (B)学思结合 (C)温故知新 (D)循序渐进 5、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ACD)。
(A)勤学深思 (B)及时施教 (C)博学求精 (D)学习与独创相结合 6、集中体现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文章是(AC)。 (A)《师说》 (B)《学记》 (C)《进学解》 (D)《论语》 7、提出“学”与“思”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ABCD)。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之 (E)颜之推 8、以下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是(ABCE)。 (A)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深思) (C)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博学求精)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学习与独创向结合)
- 5 -
9、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ABC)教学思想。
(A)知行并进 (B)学思(习)相资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10、陶型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ABCD)。
(A)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 (B)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C)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D)先生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 1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包括(ABC)。
(A)因材施教 (B)手脑并用 (C)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D)重视情绪生活 12、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哪些作用(ABCD)。
(A)旧知识的基础作用 (B)准备题的引导作用 (C)课本的示范作用 (D)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13、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CE)。 (A)教师 (B)学生 (C)课堂教学 (D)活动 (E)教科书 14、杜威认为,教学活动应该以(BDE)为中心。
(A)教师 (B)学生 (C)课堂教学 (D)活动 (E)兴趣 15、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ABE)。
(A)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 (B)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D)强调“从做中学” (E)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1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ABCD)。
(A)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B)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 (C)采用直观教学 (D)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 (E)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17、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一般发展”指的是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ABC)。 (A)智力 (B)情感 (C)意志 (D)兴趣
1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必须具备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它们是(ABCD)。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D)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19、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把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AC)。 (A)现有发展水平 (B)一般发展水平 (C)潜在发展水平 (D)最近发展水平 20、实施范例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的核心”,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作(ABCD)。P28 (A)基本原理分析 (B)智力作用分析 (C)未来意义分析 (D)内容结构分析 21、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三个质的规定性,它们是(ABC)。 (A)范例性 (B)基础性 (C)基本性 (D)思想性 22、巴班斯基提出的“最优化教学”要求是(ABCD)。
(A)用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 (B)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分析 (C)教学方法最优化 (D)教学形式最优化
23、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包括(AC)。
(A)教学方法最优化 (B)教学资源最优化 (C)教学形式最优化 (D)教学内容最优 24、以下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思想的说法有(ABC)。 (A)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使接受学习有意义
(B)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C)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中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法 (D)接受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学习
(E)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决定于学习的外在形式
2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看,可以把学习分成(AD)。 (A)有意义学习 (B)接受式学习 (C)发现式学习 (D)机械学习
2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习分成(BC)。 (A)有意义学习 (B)接受式学习 (C)发现式学习 (D)机械学习 27、奥苏伯尔认为言语学习中简便而实用的方法是(AC)
(A)不断分化 (B)先行组织者 (C)综合贯通 (D)发现学习
- 6 -
28、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教学”措施有(ABC)。
(A)先行组织者 (B)不断分化 (C)综合贯通 (D)发现式学习
29、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它们是(ABC)。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感觉领域
30、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理论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AC)。
(A)合理安排教学序列 (B)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难度 (C)注意适时强化 (D)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 31、掌握教学是通过评价和反馈来实现的,教学评价包括(ABC)。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另类评价
32、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AC)。
(A)顾问作用 (B)调节作用 (C)咨询服务作用 (D)主导作用 33、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应的态度是(ACE)
(A)真诚 (B)民主 (C)理解 (D)关怀 (E)尊重 34、以下关于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以学生为中心 (B)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提倡意义学习
35、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ABCE)显著特征。 (A)有洞察力 (B)有创造性 (C)有建设性 (D)有抱负心 (E)有选择性
36、斯腾伯格提出了(AB)。
(A)三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多元智力理论 (D)数理智力理论 37、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主要指的是(ACE)。
(A)分析性智力 (B)运动性智力 (C)创造性智力 (D)内省性智力 (E)实践性智力 38、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校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教师确立(ABC)。 (A)积极的学生观 (B)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C)“对症下药”的教学观 (D)以人为中心的学习观
第二章 教师
一、判断题
1、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限的。(?)
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上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成是一种专业。(?)
3、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功利学校教育质量必要途径。(?)
4、教师职业道德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5、“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而言的。(?)
6、虽然教师已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性的特点,但“专业”的性质还不充足。(?)
7、在教师教育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学习”的模式是造就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8、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体现是教师所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9、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增强教学能力。(?)
10、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让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培训。(?) 11、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二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2、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13、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P53 14、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动态的。(?) 15、作为教师,拥有的本体性知识越多则其教学水平越高。(?) 16、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在教师。(?)
17、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要从师范生—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其中科研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 7 -
18、职初教师指的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一般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默会知识为主。(?) 19、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20、专家型教师除具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策略知识,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21、微格教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一般包括:事前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修改教案。(?)
22、微格教学是为了使师范生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23、微格教学和听课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25、非参与型观摩使得被观察者能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观察者所期待的行为。(?) 26、参与型观察容易使观察者看到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真实性。(?)
27、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28、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从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
29、反思性教学是立足于自我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30、对反思教学,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简要的公式:“实践+发思=经验”。(?) 31、问题筛选是对教育教学中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的选择过程。(?) 32、活动式教学十分强调外在动机。(?)
33、课堂观察包括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
34、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二、单选题
1、开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先河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年在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 (A)1966 (B)1983 (C)1986 (D)1989
2、最早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 C )。 (A)1966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99年 3、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D )。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实施素质教育 (C)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D)以上都是 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
(A)没有显著相关性 (B)有显著相关性 (C)有高相关性 (D)有低相关性 5、( C )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
(A)条件性知识 (B)理论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6、教师作为职业的最基本的知识是( A ),它是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A)本体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7、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 A )。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综合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8、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
(A)实践性知识 (B)工具性知识 (C)整合性知识 (D)技术性知识 9、专家型教师,他们以哪种知识为主( C )。
(A)明确知识 (B)案例知识 (C)策略知识 (D)默会知识 10、( A )是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境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A)实践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理论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11、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是( B )。
(A)骨干教师 (B)职初教师 (C)经验教师 (D)专家教师 12、以案例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类型是( B )。
(A)职初教师 (B)有经验教师 (C)专家型教师 (D)发展性教师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