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3:25: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507精诚出品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大地水准面(P14)

地球的形状一般是指全球静止海面的形状,即一个等位势面的形状.全球静止海面是既不考虑地表海陆差异、也不考虑陆、海地势起伏时的海面,在海洋中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它在大陆上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两者统称大地水准面。 海和洋的区别(P22-24)

洋:1、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

2、远离陆地,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陆地影响,且年变化小; 3、水较深(平均2—3千米); 4、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 5、底质为软泥、红粘土。 海:1、面积小,占总面积9.7%;

2、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被陆地、岛弧分割的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水体。 3、深度较浅水色低,透明度小, 4、无独立的潮波系统; 5、底质为陆屑。 大陆边缘的类型(P27)

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组成 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 洋中脊的概念(P30)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

1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507精诚出品

列,是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 沙坝、潟湖的概念和发育过程(P42)

沙坝 又称障壁岛,堤岛,堡岛等,泛指近海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平行分布的一系列

沙坝和沙岛。

潟湖是指被沙坝从毗邻海域隔离出来,仍与海洋沟通或有限沟通的浅海水域。 发育过程:海湾潟湖——半封闭潟湖——封闭潟湖——埋藏潟湖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的五种类型(P46)

1、远洋粘土 2、钙质生物 3、硅质生物 4、陆源碎屑 5、火山碎屑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水分子的缔合(P56) 各水分子之间因极性又互相结合,形成比较复杂的水分子,但水

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这种现象成为水分子的缔合。

等温压缩(P61) 若海水微团在被压缩时,因和周围海水有热量交换而得以维持其水温

不变,则称为等温压缩。

绝热变化(P62) 绝热提升时,压力减小,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

低;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加,体积减小,对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 其内能使温度增加。

位温(P62)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

Po)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饱和水气压(P63)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

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影响水平衡的因子(P81):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陆地径流和融冰;

2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507精诚出品

支出则主要是蒸发和结冰。

看下图回答,该图展示了海洋温度分布的哪些特点?什么是混合层?主温跃层?季节性跃层?冷中间水? (图见P90)

温度分布特点:表层水中,赤道地区温度最高,向中纬、高纬,温度降低。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在水平面上,差异随深度降低,到一定深度,水温近似相同。 混合层:暖水区的表面,由于受动力及热力因素的作用,引起强烈湍流混合,从而在其上部形成了一个温度铅直梯度很小,几近均匀的水层。

主温跃层: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的主温跃层。

季节性跃层:在混合层的下界,特别是夏季,由于表层增温,可形成很强的跃层,冬季,表层降温,对流过程发展,混合层向下扩展,导致跃层消失,称为季节性跃层。 冷中间水:高纬度地区,冬季甚至在上层出现逆温现象,其深度可达100米左右,夏季表层温度升高后,由于混合作用,在逆温层顶部形成一个厚度不大的均匀层,因此,往往在其下界与逆温层的下界之间形成冷中间水。

读图分析大洋表层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图见P99) 答: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表层海水水温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鞍形分布。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制约,其次受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偏低。反之,盐度偏高。海水密度的分布因温度、盐度、压力的不同而有差异。表层海水由于其压力可视为零,因而其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赤道地区,表层水温高,盐度低,密度小;愈向两极,水温下降,密度逐渐增大。

3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507精诚出品

水团的概念(P100):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 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P102):

1、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性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

海水性质有关。

2、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也成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类比分子混合中分子的随机 运动, 它是以海水微团(小水块)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交换,其交换强度比分子混合大许多量级,它与海水运动的状况密切相关。 3、对流混合:是热盐作用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铅直方向上的水体交换。

第四章 海水的化学组成与特性

海洋污染的定义(P120)

直接或间接由人类向大洋和河口排放的各种废物或废热,引起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或者危及海洋生命(如鱼类)的现象。 气体的溶解度(P130—131)

大气成分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分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溶解氧的补偿深度:从海水的一个水柱来看,光合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光线的强弱,在近表层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在某一个深度下,溶解氧的生产量恰好等于消耗量时,该深度成为溶解氧的补偿深度。 氮循环的过程(详见书P140) 生物固氮作用—氮的同化作用—硝化作用

—硝酸盐的还原作用—氨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第五章 海洋环流

海流的分类(P144)①按成因分: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4

搜索更多关于: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的文档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l3p06plpl7e16g2fby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