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孙村小学是原孙村镇的中心小学,随着撤镇改办、村庄整合等发展到现在的状况。现有教学班16个,近700名学生,教职工41人,领导班子5人,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近几年学校围绕实践“有品位的人生从这里起航”的办学理念,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管理,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层次和品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技艺术特色。学校先后获得“济南市校本研究先进学校”、“济南市绿色学校”、“济南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11年又顺利的通过了复评验收。
近两年学校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教研室的热情指导下,立足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一个定位: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现在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学校,教师的预期越来越高,他们害怕输在起跑线上,都想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到底要办什么样的学校?我们不可能成为至少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像济南胜利大街小学,经五路小学,纬二路小学,济师附小,雅居园小区那样,硬件、师资、体制、家长资源等一流的高档学校。我们既不能选生源、更不能选师资,但作为向城市化迈进中的农村学校我们又有自己的追求,有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追求就是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何为家门口的好学校?我想就是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几年来我们正在努力实践追求。
1、学生喜欢。学生走进校园能看到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老师微笑的脸,课堂上能自由的提问和表达想法,下课后能在操场奔跑玩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原唱就唱,愿跳就跳,回家不用做太多的作业??这样的学生乐园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2、教师幸福。教师的幸福在于自己的发展,在发展中收获快乐,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教师教的学生很喜欢自己,家长点名要上她的班,讲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课,期末她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她的论文获奖,我们认为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为师如此,无复何求。
1
3、家长满意。作为家长每天看着孩子快快乐乐的走进校门,轻轻松松的走出校门,孩子懂的做人的道理,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和方法,培养了爱好和特长。他们就认为这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
4、社会认可。做到上面这三条,肯定得到社会认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学校也是如此,学校师生安全,管理严格,教学质量不错,老师敬业,学生有礼貌等。这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二、两条路线:文化滋润-----提升学校内涵
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一)、文化滋润---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优秀的校园文化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无形中塑造全体师生的灵魂,近年来我们努力构建由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按照“墙壁会说话、花草能传情”的理念,对学校进行了科学规划。
走进学校,首先是具有人文性、现代化气息的校门,校门主体建筑是一双巨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中间太阳是学校的校徽(校徽下面是书作海洋,上面是三面风帆),寓意是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与学校教学楼中间一块形似帆取名“扬帆”的石头遥相呼应,更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品位的人生从这里起航”丝丝相扣。
走进校门是绿树成荫,东边树林绿地,西边生态基地,感觉清爽怡人。东边求知楼以艺术特色为主。西边创新楼,以科技特色为主。东院墙知识长廊,以书法为主题。西院墙是传统文化的介绍。楼梯是行为规范的温馨提示。小广场的宣传栏,是首席教师、十佳少年的事迹宣传和学生的书法、作文,绘画的展示。
校园内体现着科学的精神,艺术的情趣,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修养,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二)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学校一直重视教育质量,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要求:
树立全面质量关。现在有部分教师,把教学质量片面化了,认为只有语数英才是教学质量,易导致音体美,校本课程等弱化。针对此现象我们教育教师树立全员质量关:
1、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按
2
要求开设。
①、课程地位是平等的,学校即不能忽视语数英的重要性,也不能淡化其他学科作用,同等对待,起到各自的作用。
②、教师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副科之分,各科任教师都有各自的优势。
2、我们所有开设得课程尽量做到专职(音、体、美、科学、微机、品生品社等)。避免了因兼职都上成语数英的现状。
3、我们所有的科目都考察,包括,音体美,地方,校本等,有教学就要有考察,有考察就有有评价。所以,我们音体美等在考试的前一天还都在上课,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每学期末都要组织成果展示,避免了让课的、占课的现象。
学校的质量要求是:我们的孩子文化课不错,身体倍棒,眼不近视,音美有一技之长,屡屡参加活动也能获奖,这样一种百花争艳的局面。
三、抓好三个关键
(一)、校本课程----特色品牌学校的沃土
学校办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有没有特色。要打造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品牌学校,就要找准发展的切入点。我们根据学校师资特点,把艺术教育作为我们追求的特色,并通过校本课程这块沃土来实践、探索。
学校以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张玉良老师为主开设硬笔书法、腰鼓、舞蹈、合唱、健美操、经典诵读、装饰画、十字绣等艺术类教育课程。
通过课堂抓普及,激发学生兴趣,发现特长。
通过活动促提高,强化兴趣、培养特长。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书法比赛、大课间舞蹈表演、现场写作等活动。家长开放日、艺术节、体育节进行十字绣、装饰画、书法、健美操等才艺展示。
通过参赛促发展,激活兴趣,展示特长。学校舞蹈队连续三届参加济南市艺术节。第一届舞蹈《乡妞趣》获市一等奖,并参加省汇演获二等奖。第二届科普剧《种蘑菇的切叶蚁》,第三届《红扇》均获三等奖。学校合唱队参加市合唱节第七届《感恩的心》获三等奖,第八届《宇宙的种子》获二等奖,第九届演唱的《念故乡》《洗衣歌》喜获一等奖。2012第十届合唱节演唱的《卢沟谣》、《装扮蓝色的地球》又获二等奖。2011年九月济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
3
贾亚楠老师指导的《戏童》获表演三等奖。徐萍老师指导的《苏珊娜》获表演一等奖。
学校是济南市硬笔书法素质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书法家”,每年参加市硬笔书法大赛,三年来约有300余人获奖,因此学校获市硬笔书法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市书法协会举办的《书写汉字,传承文明》书法大赛,有85人参加,20人获一等奖,并有9名教师获奖,尹嘉琳同学获青少年硬笔书法20佳称号。现在全校已形成人人写好字的良好氛围。
由于我们多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受到济南电视台少儿节目的关注,2012年济南电视台少儿节目特邀我们参加“非童凡响栏目”的少儿艺能电视大赛。学校五个集体项目合唱队、腰鼓队、经典诵读、健美操队、舞蹈队。三个个人项目210人参赛,得到济南市电视台高度赞誉,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编导说“在一周之内组织200多人参赛,看出你们艺术教育方面的底蕴”)同时,两个集体节目获优秀奖,马小天同学获得了“明星小主持”邀请函,届时将参加电视台的培训及少儿节目活动,薛富豪的架子鼓获得个人二等奖荣誉称号。这个活动的的意义不再与获奖与否,而在于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使学生收获了幸福和自信。检验了我们艺术教育的综合实力。节目在电视台三次播出,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总之,我们已初步形成科技艺术两大特色课程群,也初步显现出我们的科技艺术特色。我们通过这些校本课程使学生既全面发展,又个性飞扬。让孙村小学毕业的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受益终生的兴趣特长。
(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生命力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才能发展。几年来,学校从四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读书工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一直实施读书工程,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的书刊,所读书刊都是教师自选,学校统购,供教师阅读。每学期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并将这一工程纳入考评。教师阅读的是最前沿的教育书刊,了解的是最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不断激励教师前行。
2、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引航者。现在学校有四个市级课题,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