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t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23:24: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园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南建筑设计院

2007年7月

武汉工程科学院科技园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1 总论 1.1 概述

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危机”。如今,全世界面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等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用水量急剧增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 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5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工业方面,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仅为20%~40%,单位产品用水定额高。城市生活用水方面,供水管网和卫生设备的漏水是形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水量约占全部供水量的10%左右。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量行业发展集中,生产管理水平低,生产用水浪费严重;人们思想认识模糊,缺乏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城市生活用水、家庭用水浪费现象普遍;缺少全局控制,违反生态规律发展,出现掠夺式开发、浪费式利用、混乱式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国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雨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雨水回用工作。由于近年来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透水面积增加,大量的雨水资源被弃流排放。如果能将流失的雨水进行利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不但能够节约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暴雨期间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还能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循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雨水资源化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收集、储存并利用雨水,同时通过雨水的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维持并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就目前武汉市的实际情况而言,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一条直接可行的途径是对小区、工业园区、办公区雨水进行回用,经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浇灌、洗车等。尤其对新建建筑,设计雨水回用设施是一条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1―

武汉工程科学院科技园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1.2 项目慨况

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园位于武汉科技新城流芳簇团,面临光谷大

道,北面为建设中的交委物流中心,东面及南面为建设中的中原电子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169553m2,其中代征道路用地约23630 m2。规划净用地面积145922 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35831m2,道路广场面积40325m2,水体面积5230m2,绿地面积60065m2,科技园容积率为0.9,建筑密度24.5%,停车位240辆,绿地率44.7%。本项目共分3期,其中1期工程设计已经完成。设计雨水回用主要用于冲洗道路、绿化、洗车等3个方面。

1.3 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5、《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6、回用水标准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布局、工程图纸等基础资料; 8、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1.4 设计原则

1、雨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运转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为原则。 2、处理系统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3、雨水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

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使雨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雨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2―

武汉工程科学院科技园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2 工艺设计 2.1 雨水水质分析

科技园区拟采用地面及屋顶雨水径流作为水源,由于径流的形成包括降水过程、蓄渗过程、坡地漫流和集流4个基本过程 ,在形成径流的过程中,雨水径流将冲刷屋面、路面、草地以及其他裸露的地面等,因此形成地面径流的水质要受到降水水质、屋面水质、植物叶面沉积物、地面污染物等影响。根据相关文献,地面雨水径流的水质变化范围比较大,COD 为280~1250 mg/L,BOD5为50~ 210 mg/L,SS为1045~2288 mg/L。为此,在进行园区雨水管线设计时,每隔50 m 均设置了沉砂井,雨水经过沉砂井初期沉淀之后,雨水径流的水质比较稳定,从其他已建项目沉砂池的雨水管下游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质含量很低。参考同类型的工程经验可知,该雨水经适当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2.2雨水回收系统说明

①、屋面雨水说明

屋面雨水—雨水斗—雨水立管—雨水检查井—雨水弃流井—雨水调节池 ②、园区地面雨水说明

地面雨水—地面与水沟或雨水口—雨水检查井—雨水弃流井—雨水调节池 屋面雨水、绿地雨水和道路场地雨水尽量先引入附过的低势绿地或、下渗净化。对超过绿地储存容量和下渗量而形成的地表降雨径流则利用边沟或雨水管道向雨水调节池汇集。

2.3雨水水量计算

园区汇水面积包括道路、绿地、屋面面积,因汇集雨量较大,园区平均径流系数按0.8计。则:

①、全年可用雨水资源总量为 1.269×145922×0.8=1.4814×105m3。 ②、最大月均雨水资源量为0.275×169553×0.8=0.373×105m3。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3―

搜索更多关于: 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t - 图文 的文档
雨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t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l8wa3jiog6r0ta505o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