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②④ (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AD (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1)根据防止水的污染和保护措施分析回答; (2)根据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分析判断; (3)根据量筒的读数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解:(1)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②禁止排放生活污水,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④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检测,确保其达标再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37
(2)A.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正确;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正确; D.微粒的电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3)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液体偏少,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故填:(1)②④;(2)AD;(3)偏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数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基础知识的学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2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 溶解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温度 有关。
(3)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70℃时,在l00g水中加入ll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89.1 g。
③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硝酸钾 ; 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38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分析】(1)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分析。 (2)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回答。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查出一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计算、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
(3)①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8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l00g水中加入ll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9
②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9g,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110g﹣20.9g=89.1g。
③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硝酸钾,则剩余溶液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故答为:(1)溶解;(2)温度;(3)①不饱和,②89.1g,③硝酸钾,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的现象、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