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4:14: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计算题

4.(2分)(2014?苏州)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 ) +2 +3 +4 +5 A.B. C. D. 选:C

36.(5分)(2014?苏州)现有两种稀溶液:标记为A的0.0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标记

为B的0.365%的盐酸.假设本题所涉及到的各种稀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00g?mL1,且每滴溶液的体积近似为0.05mL.试解答下列各小题.

(1)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多少克?

(2)在盛有20.0mLA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瓶中缓缓倒入10.00mLB溶液,边到边震荡,充分混合后溶液呈无色.若取该无色混合液3.00mL于一支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1滴A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试管内溶液呈现的颜色. 解:(1)设需要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0g×0.0400% x×0.365%

=

x=2.0g,

答:需要加入稀盐酸2.0g.

(2)因为中和20.0g氢氧化钠溶液需要0.365%的稀盐酸2.0g,

3mL混合液中剩余氯化氢的质量为:0.365%×8g×3mL/30mL=2.92×103g, 设1滴A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够中和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0.05g×0.04% y

=

y=1.825×103g≈1.83×103g<2.92×103g, 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无色. 35.(5分)(2013?苏州)用胶头滴管向盛有20.0g稀硝酸的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缓缓加入20.0g5.6%的氢氧化钾溶液;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待滴入最后1滴碱液时,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s颜色不变,即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1)请列式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到室温,若要配置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还需向其中加入10.0g硝酸钠固体.按规范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时,若指针略向左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 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

(3)根据上述情境,列式计算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1)20.0g5.6%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是:20.0g×5.6%=1.12g 设生成硝酸钾的质量为x

KOH+HNO3=KNO3+H2O 56 101 1.12g x

=

x=2.02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5.05%

(2)指针略向左偏转,说明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偏多,要使天平平衡,可用药匙从左盘取

下少许硝酸钾固体;

(3)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设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y,此时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是2.02g+10.0g=12.02g,则水的质量是20.0g+20.0g﹣2.02g=37.98g,则有

=

,解得y≈31.6g;

故答案为:(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05%; (2)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 (3)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19.(2012?苏州)下列有关物质所含元素质量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水(H2O) m (H):m(O)=1:8 B.乙炔(C2H2) m(C):m(H)=2:1 C.氨气(NH3) m(N):m(H)=14:1 D.二氧化硫(S02) m(S):m(O)=1:2 选A 33.(2012?苏州)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苏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 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O3═3O2 ;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24O3+3N2 .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

(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等于 1×106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 . 解;(1)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说明反应物是臭氧生成物为氧气,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由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可知,反应物是二氧化氮,生成物是臭氧和氮气,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反应条件是强光; (2)(12+19×2+12+19×2)×n═1×108,解得n=1×106;碳元素质量分数:

×100%=24%.

故答案为:(1)2O3═3O2;6NO2

4O3+3N2;(2)1×106;24%.

34.(2012?苏州)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为酒精.香甜的酒酿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酒曲酶(俗称酒药)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酿的简单流程图如下:(注: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用箭号表示)

(1)配平化学方程式:(C6H10O5)n(淀粉)+ n H2O

nC6H12O6(葡萄糖)

(2)如温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当,易导致乳酸量过多而味偏酸,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2 C3H6O3 (乳酸).

(3)成熟的酒酿放置时间越长酒味越浓,因为更多的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酒精(C2H5OH )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 2C2H5OH+2CO2↑ .

(4)若用1kg大米酿米酒,假设其中有0.81kg的淀粉全部转化为酒精,则理论上可酿制含酒精质量分数为10%的米酒 4.6 kg,(提示:由淀粉转化为酒精的关系式为(C6H10O5)

. n~2nC2H5OH)

解:(1)只要在水分子前面加上n就平了;

(2)反应物中含有6个碳,12个氢,6个氧,生成物中也必须有这些,又因为生成物前面的系数是2,所以化学式中含有3个碳,6个氢,3个氧就行,所以化学式为C3H6O3; (3)根据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酒精(C2H5OH )和二氧化碳,可知反应的反应物是C6H12O6;生成物是C2H5OH和CO2 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4)设0.81kg的淀粉生成酒精质量为X则: (C6H10O5)n~2nC2H5OH 162n 92n

0.81kg X 根据:

=4.6kg.

故答案为:(1)n;(2)C3H6O3;(3)C6H12O6

2C2H5OH+2CO2↑;(4)4.6

解得X=0.46kg,所以可酿制含酒精质量分数为10%的米酒质量为:

36.(2012?苏州)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I2)的存在:

已知:★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 ★常温下,碘微溶入水;

★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

(1)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的SO2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 ①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一定时间后,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 无 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 低 (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

②吸收装置内的I2的淀粉溶液一也可以用 高锰酸钾 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 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

(2)若用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①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

②试列式计算说明将该反应后的溶液转化为20℃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Og.

解:(1)①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由于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可知该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时该反应恰好完成,此时应该停止通入气体,通入过量气体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由于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所以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低的混合气体. ②因为紫红色高锰酸钾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时会发生

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的反应,溶液现象由紫红色变成无色,所以也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的淀粉溶液完成该实验.

(2)由题干可知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和2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可通过反应的方程式对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也可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质量; 设该盐酸的溶质质量是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是y. Na0H+HCl═NaCl+H2O 40 36.5 58.5 16g×10% x y

x=1.46g

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3%;

由于该溶液在20℃时不饱和所以可采用加溶质的简便办法使其转化成饱和溶液,原溶液质量是20g+16g=36g;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是z,则有

=

则z≈9.8g 故答案为:(1)①无;低;②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①7.3%②可向溶液中加入9.8g氯化钠. 25、(2011?苏州)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是( )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选A 31、(2011?苏州)在下表栏日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序号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化合价 (1) 亚硫酸 H2SO3 酸 (2) 氦气 单质 0 (3) 氢氧化钡 Ba(OH)2 ﹣2 (4) CuO 氧化物 +2 (5) 碘酸钾 KIO3 盐 解:(1)设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可列式为:2×(+1)+x+3×(﹣2)=0,解得x=+4,故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氦气为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He; (3)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OH)2,其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故为碱; (4)CuO的名称为氧化铜(从右向左读);

(5)求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可列式为:(+1)+x+3×(﹣2)=0,解得x=+5,故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故答为: 序号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化合价 (1) 亚硫酸 H2SO3 酸 +4 (2) 氦气 He 单质 0 (3) 氢氧化钡 Ba(OH)2 碱 ﹣2 (4) 氧化铜 CuO 氧化物 +2 (5) 碘酸钾 KIO3 盐 +5 34、(2011?苏州)(资料阅读)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我国的国家标准检测:“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E1级与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

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

,则其化学式为 CH2O ,其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 6:1:8 ,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53.3% . (2)资料中加点信息有误,实际上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 2 倍. 解:(1)由结构式可以看出,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分别为1、2、1,则化学式为CH2O,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12×1:1×2:16×1=6:1:8,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3.3%,故答案为:CH2O;6:1:8;53.3%;

(2)根据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和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则实际上El级比E0级多释放甲醛量的倍数为:

=2,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 的文档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lkyl6pmww7f1wl0k4bu3bj0w6iip0013n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