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5,则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剩余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A.1:1 【答案】B 【解析】 【详解】
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5,
设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a,则剩余固体中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5a, 剩余固体中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7a,所以原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7a; 则已分解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7a-5a=2a
所以已分解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与原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2a:5a=2:5; 即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原氧化铜的质量比是2:5;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均使液体冲出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可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A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注意不要把瓶底的杂质吸入滴管内。操作时,应先把滴管拿出液面,再挤压胶头,排出胶头里面的空气,然后再深入到液面下,松开大拇指和食指,这样滴瓶内的液体在胶头的压力下吸入滴管内,从而避免瓶底的杂质被吸入,故B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均使液体冲出,故C操作正确;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故D操作错误。故选C。 3.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B.2:5
C.5:2
D.3:2
C.Hg2Cl2:氯化汞 【答案】A 【解析】 【详解】
D.CaHPO4:亚磷酸氢钙
A、BaMnO4中,钡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BaMnO4中锰元素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2)+x+(-2)×4=0,x=+6,读作锰酸钡,故A正确;
B、Na2FeO4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2FeO4中铁元素为y,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1)×2+x+(-2)×4=0,x=+6,在Na2FeO4中铁元素显+6价,读作高铁酸钠,故B错误;
C、在Hg2Cl2中,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汞元素显﹣1价,汞元素通常显+1、+2价,Hg2Cl2读作氯化亚汞,故C错误;
D、磷元素通常显+5价,在CaHPO4中,磷元素显+5价,读作磷酸氢钙,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合价原则来判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在判断时要注意是“先定后变”,即根据具有唯一价态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结合化合价原则来解答未知的化合价。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正确。
B、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a大于b,故错误。 C、当温度大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但没告诉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所以不能来比
较浓度的大小,故错误。
D、从图上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在某一温度下,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同时溶液的浓与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没有直接联系。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氮、氧、氦、氩 B.钙、铜、铬、氯 C.磷、硫、碳、硅 D.铂、铍、钡、溴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氮、氧、氦、氩元素符号依次为:N、O、He、Ar,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钙、铜、铬、氯的元素符号依次为:Ca、Cu、Cr、Cl,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符合题意; C、磷、硫、碳、硅的元素符号依次为:P、S、C、Si,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D、铂、铍、钡、溴的元素符号依次为:Pt、Be、Ba、Br,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aCl2 NaOH KNO3 B.FeCl3 H2SO4 KCl C.Mg(NO3)2 Na2SO4 NH4Cl D.KCl NH4NO3 Cu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详解】
A、NaOH 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FeCl3溶于水呈黄色,不符合题意; 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题意;
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酸性溶液的pH值<1;中性溶液的pH值=1;碱性溶液的pH值>1.可简记:“小酸大碱中1”;其含义是:“pH值<1为酸性,pH值>1为碱性,pH值=1为中性.”并且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7.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B.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C.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防止生锈;喝汽水后打嗝,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集中处理;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故选A. 考点:化学与生活 基本概念和原理
8.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 A.MgF 【答案】C 【解析】
在化合物,正负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由MgF,则(+2)+(-1)≠0,故A错误; B、由Mg2F,则2×(+2)+(-1)≠0,故B错误; C、由MgF2,则(+2)+2×(-1)=0,故C正确; D、由Mg2F2,则2×(+2)+2×(-1)≠0,故D错误 9.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B.MgF
C.MgF
D.MgF
A.看 B.听 C.闻 D.吹
【答案】B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