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4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II考试高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
1.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 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 b对a的支持力是由于a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D. a对b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A、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无法判断c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零,故A错误; B、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B正确;
C、根据弹力产生条件可知:b对a的支持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选项C错误; D、a对b的压力属于弹力性质,施力物体是a,a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即这两个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也不同,故不同用“就是”二字来形容,但是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故选项D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c对b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2.在城市上班高峰期间,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汽车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开始刹车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5.0s B. 汽车刹车后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6.0m/s C.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D. 从开始刹车至汽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25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学知识写出与t的表达式,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 【详解】由数学知识可得
,对比可得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得
A、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知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为:
,故选项A错误;
B、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知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为:
则第内的平均速度为:C、由上面分析可知加速度为:
,故选项B错误;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
,故选项C正确;
D、根据平均速度可知:汽车的总位移为:,故选项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通过变形得到
与t的表达式,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注意刹车到停下之后,车辆速度为零。
3.在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用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推力F1、F2大小可能相等
B. 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
C. 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D. 摩擦力对a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做的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速度图象分析可知,水平推力撤去后,AB与CD平行,说明加速度相同,说明摩擦力大小相等,然后分析推力的大小关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合外力的冲量的大小关系;根据功的公式判断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关系;
【详解】A、由图,AB与CD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再对加速过程可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因此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故选项A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等于图形的面积,则的最大速度相等,可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B错误;
,而二者
C、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由图可知二者的初、末动量均为零,则动量变化为零,即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故选项C错误; D、由于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知整个过程中a的位移比b的小,由上面分析可知二者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则由做的功,故D正确。
【点睛】本题首先考查读图能力,其次考查动量定理应用时,选择研究过程的能力,知道水
知,摩擦力对a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
平推力撤去后,AB与CD平行,说明加速度相同,说明摩擦力相等。
4.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使用前先给电容器C充电,弹射时,电容器释放储存电能所产生的强大电流经过导体棒EF,EF在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作用下加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棒EF受到安培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判断 B. 弹射时导体棒EF先向右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 电容器相当电源,放电时MN间的电势差保持不变 D.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电容不断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明确电容器的性质,知道电容是电容本身的性质,与电量无关;而电容器充电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同时根据左手定则分析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运动方向; 【详解】A、电容器下极板接正极,所以充电后N极板带正电,放电时,电流由F到E,则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向右,所以导体棒向右运动,故A正确;
B、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导体棒受到向右的安培力作用,即导体棒EF先向右做变加速运动,后由于安培力消失在阻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故选项B错误;
C、电容器放电时,电量和电压均减小,即MN间的电势差减小,故C错误; D、电容是电容器本身的性质,与电压和电量无关,故放电时,电容不变,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电容以及安培力的性质,要注意掌握左手定则以及电容的性质等基本内容,明确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
5.把质量是m的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弹簧把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均可忽略。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