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第2题,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故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2020·乐山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D.拉萨日照时数夏季最高
4.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解析】3选C,4选A。第3题,读图,根据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分布规律可知,二者没有相关关系;读太阳辐射柱状图可知,5、6、7三个月太阳辐射最丰富;日照时数在5、10两个月较高,不是夏季最高。第4题,1月,拉萨处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8月,拉萨处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
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因此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太阳高度;日照时数、天气状况及植被覆盖并不是主导因素。
5.(2019·肇庆模拟)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②地区相比,简析①地区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 (2)指出②地区东侧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站的原因。 (3)简析③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②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①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②地区相比,①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多;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能更丰富。第(2)题,发展太阳能发电站需要考虑太阳能丰富程度、市场、建设成本等。②地区东侧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当地地广人稀,地价低,适合大规模开发太阳能;②地区东侧邻近我国东部地区,利于电力输送到市场。第(3)题,③地区为四川盆地。该地为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扩散,多云雨,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获得的太阳能最少;海拔低,大气层厚度大,大气削弱作用强。
答案:(1)与②地区相比,①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多;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2)太阳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②地区太阳能丰富,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站占地较多,当地地广人稀,地价低;邻近我国东部地区,利于电力输送到市场。
(3)③地区为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扩散,多云雨。
读下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B.洋流 C.纬度位置 D.地形 2.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 )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
【解析】1选A,2选A。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
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洋流、纬度、地形影响较小。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30°纬线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 【方法技巧】分析等值线掌握世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1)从图中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的走向和数值,总结出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比同纬度年太阳总辐射量偏高的区域,多是高海拔区,或者是干旱少雨区。
(3)太阳直射点和气候因素的季节变化使太阳辐射强度呈现出季节变化的特点。
3.(2019·成都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帕斯塔萨河上,由太阳能驱动的独木舟被当地人称为“水上公交车”,他们认为这是解决当地交通问题最理想的选择。该独木舟采用全薄膜太阳能驱动,薄膜电池具有厚度薄、易于大面积铺展、弱光性好(光线较弱时也能发电)等优点,但要转化出等量的电能所需要的面积巨大。下图为厄瓜多尔地形和城市分布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