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TIMSS2007香港地区数学测试数据分析
作者:诸方淳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5期
一、研究背景
TIMSS项目的研究宗旨是分析全球各个国家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和科学学科的表现,以及学生的社经地位、兴趣等方面对于上述学科的成绩的影响。和另一项国际研究PISA有所不同的是,TIMSS在试题的编制上面,更加倾向于常规的、课堂中的试题并且有一些情境辅助,而不像PISA的试题编制将情境化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让全球数学教育家非常感兴趣的是,一直被西方认为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化的东亚各国的数学成绩在TIMSS中可以说遥遥领先。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从一方面反映出东亚各国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东亚数学教育的成功。但是,我们在欣喜的同时还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TIMSS中取得第一的成绩真的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很成功吗?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中真正从事数学工作的少之又少?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赢在哪里,又输在哪里。 二、研究数据选择
本报告具体关注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的价值调查所获得的结果与学生数学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联系。一方面关注教学实践与课程的设置,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平时生活中对与数学有关的活动的参与程度。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对数学的信念和态度。本文还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试图提出一些对于中国数学教学的实际建议,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数据结果分析
本文在TIMSS2007数据中涉及变量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实用性。分析这两个变量与学生在TIMSS中数学测试成绩的关系。在TIMSS问卷中,由于没有直接表明哪些问卷试题可以体现学生的兴趣和数学实用性,因此本文在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之前首先对TIMSS问卷中的相关部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最后得到上述两个变量。 1.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文首先对TIMSS对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关于数学的第8、第9两部分内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这两部分内容分别测试两个不同的变量,经过讨论后确定其中第8部分测试的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第9部分测试的是数学的实用性。其中KMO and Bartlett's Test结果显示,KMO值为.875,球形检验结果显著(P<.05)有必要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1的特征值为5.286,方差百分比为44.054,因素2的特征值为1.941,方差百分比为16.17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