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阶梯轴视图的绘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螺纹阶梯轴视图的绘制》,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高教出版社出版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该教材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然而对于亟待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中职学生而言,仅会识图显然是不够的。我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企业岗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我通过增加、整合和构造将本书整合为五个项目。本次说课的内容融合了该教材多个章节的内容,为项目二。
二、学情分析
有了合适的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机械一年级的学生,从情感态度来看,他们思想活跃,好胜心强,喜欢动手和表现自己;从知识需求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几何作图、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相关知识,但是在生产中的读图绘图能力上还需要提高;从技能角度来看,他们已经能够正确的使用绘图工具进行几何作图,但是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依据“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围绕教学大纲和和企业对学生的岗位能力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设立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机械制图》为机械专业理论基础课,而螺纹阶梯轴视图的绘制是机械班实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所以将其设立为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我将分组合作测量绘图设定为能力目标。
3.素养目标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课程,是整个机械行业的基础课程,只有拥
有了细心和耐心的特点才能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因此我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设定为素养目标。
4.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我把:阶梯轴的测量、记录和绘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我把阶梯轴的测量和记录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以学生的岗位需求为立足点,我将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在学法上,我觉得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自主合理搭配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倡导“自主、合作、思考、探究” 的学习方式,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观能动作用,逐步形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的良性循环,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和观察法等。
本项目共分3个课时,细分为三个子项目:圆柱阶梯轴试图的绘制(1课时),圆锥阶梯轴(1课时)以及螺纹阶梯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的。 1.课前准备
首先在班级QQ群上传问卷调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项目任务书,学生课前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课前准备好绘图工具,课前我会准备好实物,并将学生分好小组,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对于每个组小组的组长要课前培训,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兵带兵兵强兵的作用,也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的目标。
2.引入项目
课前准备好后,开始下发项目任务,通过展示图片,结合校办企业出现的问
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学习过程工作化这一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引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项目分析
下一步是对本项目进行分析,本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从简单
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我将本次项目分为三个小的任务,分别为任务一:圆柱阶梯轴试图的绘制;任务二:锥度阶梯轴试图的绘制;任务三:螺纹锥度阶梯轴试图的绘制。
4.任务实施
我先将实物和任务图纸分发给每个组的学生,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下了解轴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实物的展示,学生对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认识,下一步我又围绕课前分发的预习任务书,组织一个小组抢答的游戏,从而检查出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明确好每个小组的分工,确定好小组中谁测量,谁记录,谁绘图,其中组长对小组的成员进行监督、引导和评价,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会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小组间进行比赛,小组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是否都合格了,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我也要进行不断的巡回和指导,观察和引导学生。每层任务结束后,学生要进行自评,小组互评,表扬优秀的小组,鼓励肯定落后的小组。
其中,对于难点,我会运用直观的视频,图片,详细准确的示范讲解,学生认真的观察学习动手模仿,最终突破难点。
5.任务评价
任务实施完了就是任务的评价,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总结和改进,评价又分为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网络平台任务下学生的留言反馈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让我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6.任务的拓展
为了进一步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拓展学生的思
维和加强所学内容的实用性,我将留给学生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开放题两类。
下面是本次课的板书设计。 五、资源整合
在资源整合方面,我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将静态的文本资料、绘图教室、动态的教学课件、聊天软件、网络平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进一步的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
六、教学反思
最后我来说一说本项目这样设计的得与失。 (一)成功之处:
1.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紧扣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
2.通过学生观轴、识轴、测轴、绘轴四个环节展开教学,让学生全部的“做”起来,主动参与到技能形成的整个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了本项目的教学目标。
4.合理的运用了网络资源 (二)不足之处:
在测轴的环节中,学生对于量具的操作部分环节不规范,导致测量的部分数据发生错误,致使绘出的视图不标准。
(三)改进措施
对于以上的不足之处,我会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传相关测量工具的视频教程,引导学生自主的到平台的上学习,并布置一定关于测量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完善该环节的不足。
以上是我本科说课的被容,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