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摄影现象,一个多元共生的样本-文档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36: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江摄影现象,一个多元共生的样本

毛小芳是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在这一身份的官方表述中还有备注:主持工作。记者与她见面多是在各种摄影节和展览的现场,国内很多重要的摄影活动,她都会带领一些浙江的中青年摄影骨干前往观摩、参观乃至组织参展。她是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浙江摄影新锐展、浙江纪实摄影大展、浙江中青年摄影骨干研修班、浙江摄影工作坊、浙江摄影大讲堂等知名摄影平台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是积极推动浙江摄影多元化发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她经常提到“理想”,而且毫不避讳自己的爱憎,对浙江摄影乃至中国摄影的现状既有自信,更有自省。正是以她为代表的浙江摄影群体的努力,让浙江摄影的多元化转型成为当代中国摄影生态演进的重要样本。日前,《中国摄影》杂志采访了毛小芳女士。

您是什么时候到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工作的?

2009年。此前,我已经在浙江省文联人事处工作了18年。之所以去摄协,一是当时协会已经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二是觉得孩子大了,女同志担任调研员职务,可以到协会去做点行政色彩不那么浓的工作。

为什么会去摄影家协会呢?

在文联工作多年,耳濡目染,各种艺术门类我都喜欢。我业余爱好昆曲,也长期跟着单位里的专家学习收藏书画印。我是一

个很简单的人,当时的省摄协驻会秘书长周润三老师是同在文联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他为人非常包容,我就主动向领导申请去摄协工作了。近七年来,协会不断整合全省摄影资源,不断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加盟协会的工作团队,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这才有了今天的协会面貌。可以说,如果不是各级领导的创新意识和开明决策,如果不是吴宗其主席的顺势而为,周润三秘书长的铁肩担责,如果没有一支有理想又实干的工作团队,浙江摄影不可能走到今天。

您初到摄协时,协会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那时我们与大多数的省级摄影协会一样,除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外,对摄影的组织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国字号”的国展和国际展来组织发动和夺金摘银,同时完成两年一度的“浙江摄影艺术展览”的征集及展出工作,而日常的摄影活动则主要用于发动群众,组织各种类型的摄影采风活动或主题影赛活动。直到目前,这些仍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在这些工作中我们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把这些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最近几年,浙江摄协怎么会把摄影的学术化和专业化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呢?

浙江摄影确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之上有新的突破,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浙江的美术、书法、戏剧一直很有影响力,我在文联工作时就知道,这几个领域里,人才

济济,在学术上有高度。刚到摄影协会时,参加过几次创作研讨会,我感到有点意外,参加交流的主要是摄影爱好者自带的参赛作品,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基本都是拍摄经过之类的,并没有完整的体系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与当时浙江的美术界、书法界相比,距离好远。很快,我们就取得了共识,协会应该通过人才培养和培训打开突破口,要改变只按快门、不问学术的现状,要提高浙江摄影的学术层次。这本身也符合省文联党组对各协会的要求:出人才抓精品,打造本艺术门类的高原高峰。 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应该说,浙江摄影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时机。2009年,省级财政改革从预算入手,只要是被列入政府预算的摄影专项,经费基本得到了保障。2011年开始,协会以《浙江摄影网》为平台,延伸工作手臂,与全省摄影人进行良性互动,同时加强与省内各高校摄影系、浙江摄影出版社等机构的“强强联合”。 浙江摄影大讲堂就是当时与浙江摄影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教育推广平台,中央财经大学刘树勇教授首开第一讲《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全省各地的摄影师奔赴杭州,人气爆棚。没过几天,省文联又拨给协会一笔培训经费,我们迅即在同月又举办了首届全省中青年摄影人才研修班,3天时间,我们请了宿志刚、任悦、陈小波、鲍昆、臧策等老师授课,来自全省的100多名学员受到头脑风暴式的摄影新观念冲击。也就在那一段时间,浙江的摄影、戏剧、舞蹈家协会等先后都举办了高端培

训班,各界反映热烈,正向效应聚集。文联党组审时度势,马上决定在今后的经费安排中,划出一块专门用于各协会人才培养的资金。这块资金虽然数额不多,却保证了每年中青年摄影人才研修班的顺利举办。后面的几年中,我们又先后邀请了李树峰、顾铮、晋永权、蔡萌、林路、杨延康、雍和、李楠、曾翰、陆元敏、严明、王保国、赵刚、王久良等老师授课,学员到课超过1000人次,极大地拓展了协会群体的视野。

浙江摄协承办的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已经成为浙江摄影的重要品牌,也在全国当代摄影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这个项目是如何开始的?

2010年,浙江省文联党组要求每个省级文艺家协会要有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活动。我们前期做过一些调研,征求过一些建议。丽水摄影节展览办公室副主任王培权、时任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主任薛华克、浙江籍知名摄影家卢广都曾建议做当代摄影方向的项目,最终我们采纳了这些建议。周润三秘书长和我飞去北京面见时任中国摄协秘书长李前光和《中国摄影报》的曾星明总编,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李前光秘书长是很有魄力的,举办当代摄影新锐展的风险和压力不言自明,记得项目确定时,曾星明总编也很激动,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大家都是有理想的人。 2011年,我们开始张罗首届TOP20。省摄协主席团委员沈珂老师专门设计了影展征稿和评审系统,李前光秘书长亲自担任了评委会主任,邱志杰、顾铮等担任评委,入选的骆丹、塔可、魏

壁、张巍、曾翰、郑之渊、朱锋、王久良等老师都是当下中国当代摄影的代表人物。其实,当时我们的视野还是非常有限的,展品和画册的制作都不够专业,但在全国的摄协系统中已经是开了先河。现在回头看,评选结果应该说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通过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浙江摄影界和国内当代摄影领域的艺术家、学术研究群体建立了联系通道,所以第一届TOP20,对浙江摄影界来说是打开了一扇当代摄影之门,这个非常重要。 针对浙江当代影像力量薄弱的现状,2012年,我们搭建了两年一届的浙江当代摄影新锐展的平台,着力培养浙江本土的当代摄影力量。储楚、欧阳世忠、唐咸英等摄影师都先后入选。有了首届TOP20的创新探索,首届浙江当代摄影新锐展在展览呈现上花了更多心思和精力,画册也是中英文双语,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相比TOP20,浙江摄影新峰计划这个专门为浙江年轻艺术家打造的项目,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算高,但是我们发现,近几年在国内摄影界崭露头角的浙江年轻摄影师,不少是从这个项目走出来的。

我觉得,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对文艺政策和文艺发展规律的把握是非常准的。新峰计划是浙江省委宣传部在2013年开始推出的一个项目,全称是“浙江省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包括美术、书法、摄影三个部分。五年一周期,每年各艺术门类选拔10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通过培训、采风观

浙江摄影现象,一个多元共生的样本-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7ym42i2m06i7k4fff923x6i11g5t00ro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