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3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水泥浆有收缩性,注浆后的第二天做补浆处理,使孔段水泥浆饱满。 ⑸. 紧固头设置

紧固头设置包括楔形支座和锚具安装两道工序。

楔形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方形墩,标号不小于C35,垫墩直接在平整场地上立模预制,达到规定强度后,高强砂浆找平连续墙面,吊立安装,并做混凝土抗压试件,同条件养护,备后续工序参考。松散地表上垫墩应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防止垫墩在孔段内砂浆养生过程中下沉,造成锚索在孔口附近永久性弯折,致使锚索在孔口段产生预应力损失。

在垫墩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吊立安装好垫墩,并安装钢垫板和锚具,用夹片锁好钢绞线。护桩上的钢垫板,采用开口宽度为220mm的两槽钢进行焊接,槽钢外侧再焊接一钢垫板,具体构造见锚头大样图。 ⑹. 锚杆张拉与锚头锚固

①张拉前,张拉设备必须配套标定,每只千斤顶应配用的压力表数量不小于两块,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其常用读数不超过表盘刻度的75%。

②在垫墩强度及砂浆强度达75%~80%后,一般在一周后,按照设计要求固定两道槽钢,上覆20mm后钢板作垫板,开始用轻型千斤顶对钢绞线逐一张拉,张拉力控制在10~20KPa,使钢绞线逐根顺直,然后进行整束整体初次张拉。整体张拉按多次多级进行,初次最终张拉吨位为锚索设计锚固荷载的50%~70%。当垫墩和孔内砂浆强度达设计强度时,进行末次张拉,末级最终张拉吨位为按照设计设计荷载的120%~130%,各次张拉吨位则按级等分,各级张拉时间间隔不小于三天,以一周最好,使后一次张拉能有效补偿前一次张拉因地层压缩徐变而产生的预应力损失,末次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则由超张

第 21 页 共 36 页

拉补偿,各级张拉均需持荷稳定10分钟以上,使预应力在土体压缩变形稳定后能较好的均匀传递并得到调整。

③安放千斤顶时,使锚具底座顶面与钻孔轴线垂直,以确保锚索张拉时千斤顶出力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

④张拉过程中,应认真测量和记录锚索的伸长量,伸长量作为油压表读数的校核参考值。

⑤最后一次张拉完成后,立即用夹片将锚索锁定于锚具上,末次张拉完成并锁定后,切除锚索外露段,用C15素混凝土包裹出露的金属部分,封住锚头。锚杆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 ⑥张拉检测

围护开挖完成后,应随机抽取锚索总数的5%(不少于3根)进行张拉检测,要求张拉力不小于规定大小,检测合格率达100%后,方可切割锚具外超长部分的钢绞线。锚索张拉中应做好锚索伸长及受力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作好观测直到交验为止。

在锚索的张拉过程中应遵循2010年新生效的GB50585-20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关于原位测试与检测的相关规定。

⑺.锚杆验收试验

1)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2)锚杆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初始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 ② 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宜按下表规定进行;

第 22 页 共 36 页

加荷等级 观测时间(min) 0.15 0.25 0.45 0.610 0.8 10 1.015 验收试验锚杆加荷等级及观测时间

③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唯一不应少于3次; ④ 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min,卸荷至0.1

,并测读锚头位移。

3)实验结果宜按每级荷载对应的锚头位移列表整理,并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 4)锚杆验收标准:

①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②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3. 施工质量与安全技术措施 ⑴.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网络 项目经理技 术质 检抽 检班组自检总包技术管理工 程 监 理业 主 代 表质量监督施工单位业 主工程监理验 收施工质量工序检查施工技术员质 检 员监理工程师 第 23 页 共 36 页

质量控制网络

2)人员控制

项目各岗位人员由项目经理按本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施工项目持证上岗管理细则》要求确定。对所有进场的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的能力进行验证、评审, 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上岗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能力逐一进行评估并作好记录;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电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3)材料控制

本工程甲方负责混凝土及钢筋供应,确保所用材料质量合格、品种齐全、供货及时,建立《材料台账》。进场的材料应有合格证、检验报告、材质单等的质量证明材料并按有关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材料应标识,注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用处、使用部位和状态,材料的贮存、防护、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合格材料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退货和更换,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4)施工设备控制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设备使用计划,如需外租设备,应从公司《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设备供方。如所选供方未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录》内,项目部应首先对其进行评价,经公司批准后方可使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经过项目部检查验收,并在《设备验收单》(JYDJ-CX05-6.3-04)中记录,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准投入使用。施工设备的标识、使用、保养和维修按公司《设备设施控制程序》执行。 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第 24 页 共 3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的文档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支护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d4e9fc4e6j6mw9r6th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