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6:创建型腔铣操作
1 2 单击“创建操作”图标,系统弹出“创建操作”对话框 确认类型为“mill_contour”,否则应从下拉列表中重新选择 3 4 5 在操作子类型中单击
在“程序”下拉列表中选择PROGRAM作为父节点 在“刀具”下拉列表中选择新创建的刀具D20R4 6 7 8 9 在“几何体”下拉列表中选择已定义的WORKPIECE 在“方法”下拉列表框中选择MILL_ROUGH 以黙认的CAVITY_MILL作为操作名称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型腔铣”对话框 11 单击“程序顺序视图”图标,操作导航器切换到程序顺序视图
12 双击“CAVITY_MILL”选项,再次弹出“型腔铣”对话框,可对型腔铣操作的各项参数进行修改 10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创建,在操作导航器程序顺序视图下,名称为CAVITY_MILL的新操作悬挂在父节点PROGRAM之下
在操作导航器中,操作有三种状态符号: Complete 表示此操作已产生了刀具路径并且已经后处理(UG/Post PostProcess)或输出了CLS文档格式(Output CLSF),此后再没有被编辑。 步骤7:设置操作参数
在“方法”下拉列表中选择加工方法为MILL_ROUGH 在“切削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切削模式为“跟随部件” 在“步距”下拉列表中选择“%刀具平直” 输入百分比为70 设置全局每刀深度为2 单击单击图标,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 图标,弹出“进给和速度”对话框 1 2 3 4 5 6 9 13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型腔铣”对话框 10 7 单击“余量”标签,取消选中“底部面和侧壁余量一致”复选框,“部件侧面余量”继承MILL_ROUGH父设置切削速度为1800 11 选中“主轴速度”复选框,设置主轴速度为2000,系统自动计算8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型腔铣”对话框
12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型腔铣”对话框
步骤8:生成刀轨与加工仿真
3 单击“2D动态”标签 6 1 2 单击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粗加工操作 图标,生成刀轨 单击图标,弹出“导轨可视化”对话框 粗加工刀轨 仿真结果 5 4 动画播放结束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型腔铣”对话框 单击图标,系统自动进行仿真加工,结果如图
1.5 UG CAM的用户界面
1.5.1 加工功能菜单
进入加工应用模块后,主菜单各选项将作相应变化,包含了UG/CAM所有主要的功能。它是一种下拉式菜单,单击主菜单栏中任何一个功能时,系统将会弹出下拉菜单。如图1.3所示为“插入”下拉菜单示例。
图1.3 “插入”下拉菜单
1.5.2 工具栏
“工具栏”又称为“工具条”,包括了UG/CAM的常用菜单命令。工具栏主要包括“操作导航”(Operation Navigator)、“加工创建”(Manufacturing Create)、“加工操作”(Manufacturing Operations)与“加工对象”(Manufacturing Objects)等。
图1.3 “操作导航”工具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