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土建铺装的施工方案
一、各施工工序的主要技术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
1.1 详细熟悉设计文件:学习和领会设计思想,注意设计文件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指标、
图集,有疑问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并进行确认。
1.2 编制详实的施工方案:根据总工程进度计划及现场各种情况,编制详实的道路铺装
工程施工方案。
2、现场准备工作
2.1 在进行土方地形的施工时,应在地下管道埋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2.2 水、电通至现场,并能正常使用
, 施工便道通畅无阻。
2.3 各种材料的现场准备、运输、存放、保管工作。 3、施工放线
3.1 方格网测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道路、管线,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与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先选定方格网的主轴线、面全面布设方格网。
3.2 道路中线测设:将线路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实地上并做好相应标志,主要内容有:测
设中线上的交点和转点,测定线路转折角,测设曲线主点等。
3.2.1 直线道路的中线测设:参照图纸设计中的放线图用直角坐标法,通过经纬仪、钢
尺测设出各段道路中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线路三主点,以及转折角复测无误后,定桩。
3.2.2 曲线道路的中线测设:用经纬仪、钢尺、标杆等工具,采用直角坐标法,每间隔
3
米测设一个中线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对照图纸复测无误定树桩。
3.3 道路铺装边线的测设
3.3.1 直线道路:根据设计中道路的宽度,测设道路边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然后连
接成线,即为道路边线。
3.3.2 曲线道路边线测设:根据道路宽度,在各个中线点垂直于曲线切线的直线上定出
边线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即为道路边线。
4、修筑路槽
4.1 放平桩(横向样槽):道路边线设定后,在路槽内开挖横向样槽,间距以
3~ 5 米为
宜。放平桩后还应放纵向样槽,即在路槽中心和两侧沿线纵向开挖样槽,以便于施工人员准 确施工。
4.2 开挖:平桩放好后,先由松土机沿路槽边缘线,按螺旋形驶路线,由一侧开始逐渐
将全路翻松,翻松后的渣土由推土机以十字形或三字形推土方式,将渣土推到路肩上,直至
将路床按设计要求挖深。
36
4.3 修整:路槽挖出后用路拱板进行检查,经过人工修整适当铲平或培填至设计标高要
求。路槽范围内的管沟等应分层填土夯实。
4.4 碾压:路槽修整后用蛙式打夯机或压路机碾压,直线路段由路边逐渐向中心,曲线
路段由弯道内侧向外侧进行,以便随时掌握质量,碾压至规定密实度无明显轮迹即可。
5、基层施工
本工程土建部分基础施工内容主要为灰土垫层、级配砂石、混凝土垫层,毛石基础等
5.1 灰土垫层:
5.1.1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
实—→找平验收
5.1.2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然后分别过筛。
5.1.3 灰土拌合 : 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 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为 2∶ 8 或 3∶7。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5.1.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握紧成团,两指
轻捏即碎为宜。
5.1.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5.1.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来操作。
5.1.7 夯打密实:夯打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
少于三遍
5.1.8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 500mm。
5.1.9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质量密度,
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5.1.10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
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5.1.11 雨、冬期施工
5.1.11.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继续进行,尽快完成。
5.1.11.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5.1.11.3 冬期打灰土的,不得含有冻土块。
5.2 砂砾石、地瓜石基础施工工艺
5.2.1 工艺流程
检验沙石质量—→分层铺筑沙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7
5.2.2 对级配砂石、地瓜石进行技术鉴定。
5.2.3 砂石材料铺前,最好根据材料的干湿情况,在料堆上适当洒水,以减少摊铺粗细
分离的现象。虚铺厚度随颗粒级配,干湿不同情况,一般为压实厚度的
1.2-1.4 倍。
5.2.3.1 平地机摊铺:每 30-50 米左右作一标准断面,宽
1-2 米,洒上石灰粉,以便平
地机司机准确下铲,汽车或其它运输工具把砂石料运来后,根据虚铺厚和路面宽度按每个料 应铺面积进行卸料。然后用平地机摊铺和找平。平地机一般先从中间开始下正铲,两边根据
路拱大小下斜铲。由铲刀刮起的成堆石子,小的可以扬开,大的用人工挖坑深埋,约刮
3-5
遍即可。
5.2.3.2
厚度相等的木块、砖块控制摊厚度,随铺随挪动。砂砾摊铺要求均匀,如发现
粗细颗料分别集中,应掺入适当的砂或砾石处理。
5.2.4 洒水:摊铺完一段(约 200-300 米)后用洒水车洒水,用水量应使砂石料全部湿润又不致造成路槽发软为度。用水量一般在 5-8%,冬季为防止冰冻可少洒水或洒盐水(水中掺入 5-10%氯盐,根据施工气候确定掺量) 。
5.2.5 夯实或碾压:洒水后待表面稍干时,即可用
10-12 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每分
1-3 遍初步稳定后,用路拱板
钟 60-70 米,后轮重叠 1/2 ,碾压方法与石块碎石相同。碾压
及小线检验路拱及平整度,及时去高垫低,一般掌握宁低勿高的原则。找补坑槽要求一次打 齐,不要反复多次进行。如发现个别砂窝或石子成堆,应将其挖出,重调整级配合后再铺。
碾压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洒水,保持砂石经常湿润,以防松散推移。碾压遍数一般为
8-10 遍,
压至密实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
5.2.6 找平和验收:
5.2.6.1 施工适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
5.2.6.2 最后一层压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3 毛石基础
5.3.1 检查放线:毛石基础大放脚摆底前与砖基础大放脚一样,应及时做好基槽的检查
与修正偏差和基槽边坡的修正。
5.3.2 基础或垫层标高修正:毛石基础大放脚垫层标高修正同砖基础。基础大放脚垫层
标高要利用皮数杆拉线,检查垫层标高是否合适,如果高低偏差值比较大,则要用
C10
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砂浆中加细石及砍砖包盒子。如偏差值比较小,可在砌筑过程
中逐皮纠正。找平层修正宽度应两边各大于大放脚
50mm,找平层应平整,以保证上部砖大放
脚首皮砖为整块砖,且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
10mm左右。
5.3.3 摆底:毛石基础大放脚,应根据放出的边线进行摆底工作。 5.3.4 收退:毛石级出收退,应掌握错缝搭砌的原则。
38
5.3.5 正墙:毛石基础大放脚收退的正墙身处,同样应做好定位和抄平工作,并引中心
线至大放脚顶面和墙角侧边再分出边线
5.3.6 抹找平层和结束毛石基础。
6、砌体施工
6.1 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
作业准备→试排撂底→砌料石→验评
6.2 砌筑前,应对弹好的线进行复查,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进场石料的规
格、尺寸、颜色进行试排确定组砌方法。
6.3 砂浆拌制:
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比,水泥计量精度在±
2%以内。
宜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子→水泥→掺合料→水。 应随拌随用,拌制后应在 3h 内使用完毕。
砂浆试块
料石砌筑:
6.3.1 组砌方法应正确,料石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塔砌料石基础第一皮应用丁砌。
料石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应按料石种类确定。
6.3.2 料石墙长度超过设计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料石墙分段砌筑时,其砌筑高低差不得超过 1.2m。
6.4 冬雨季施工:
6.4.1 当预计连续 10d 内日平均气温低于 5℃或当日最低温低于 -3 ℃时,即进入冬季施工。
6.4.2 冬季施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冬施方案并对水、砂进行加热,砂浆使用时
的温度应在 +5℃以上。
7、园路施工:
园路工程的重点在于控制好施工面的高程,并注意与园林其他设施的有关高程相协调。
在施工中,园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处理要达到设计要求的牢固和稳定性,
而路面面层的铺地,
则要更加精细、加强质量的要求。
7.1 灰土垫层施工:
7.1.1 施工程序:铺土→铺灰→拌和与洒水→碾压→初期养护
7.1.2 要求石灰剂量 30%,即石灰:土 =3: 7;
7.1.3 石灰土的压实度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石灰土必须加强压实。
39
7.2 砼垫层施工:
按设计材料比例、配制、浇注、震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即时开始养护。养护期通常
为 7 天左右。
7.3 面层施工:
本工程主要为透水砖、花岗岩、 卵石、青石板面层。用浆铺法铺筑。用厚度为
1.5-2.5cm
的湿性结合材料,垫在路面面层混凝土垫层上面或路面基层上面或路面基层上面作为结合层, 然后在其上砌筑面层。
在完成的路面基层上,重新定点、放线,每
10m为一施工路段,根据设计标高、路面宽
度定放边桩、中桩,打好边线、中线。设置整体现浇路面边线处的施工挡板,确定砌块路面 的砌块列数及拼装材料方式。
7.3.1 根据设计图纸,路面及广场的铺筑应从基准点开始,并应以基准线为基准,按设
计规定的图案铺筑。
7.3.2 铺筑时,不得站在垫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面砖上,垫上一块
0.3 ㎡的木板,
站在木板上铺筑。
7.3.3 路面砖的接缝宽度应为 3±1 ㎜的要求。铺筑到路边应产生不大于
20 ㎜的缝隙时,
可适当调整路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7.3.4 需用细石混凝土填补的地方,应在当日规定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填补的
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M20;其色彩应与路面一致。
7.3.5 无路缘石路面其侧向定位的施工应采用混凝土止挡法或路面砖粘结法固定地面砖。 7.3.6 接缝应按通过路面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路面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
准线与路缘石夹角宜为 0 度或 45 度。
7.3.7 铺完路面砖后,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由路边缘向中间路面碾压
2-3 次。一字型
铺筑时,振动碾压机前进方向应与路面砖的长度方向垂直,前时速度应与步行速度相当,并 不宜使路面砖受到扰动。
7.3.8 卵石排列间隙的线条要呈不规则的形状,千万不能弄成十字形或直线形,以免影
响美观。卵石的疏密应保持均衡。
8、其他面料铺装参照有关技术规范以上几种铺装要求执行。
9、路沿石安装的施工要求及技术要点:
9.1 道牙基础应和地槽同时挖填夯实。
9.2 安装平稳牢固,并用颜色相近的水泥砂浆勾缝。
9.3 道牙安装线性平滑,转角、曲线部位切割安装,保证接缝宽度一致。
9.4 道牙基础宜与路床同时填挖碾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度。结合层用
1:3 的白
40
相关推荐: